轨道站点周边停车换乘行为分析研究开题报告

 2023-08-11 09:39: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持续快速发展,中心城区的吸引力不断增大,交通拥堵已成常态,老城区停车位供不应求。

传统的通过增加车位供给来解决车位不足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中心区的停车需求,且中心区土地资源受限无法持续增加停车位,这就使得在城市外围片区引入停车换乘(ParkB R停车场停车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03):71-77.[5]褚冬竹,万骁骁.从路径到空间轨道交通站点停车换乘空间系统探析[J].新建筑,2019(03):109-113.[6]赵琦,陈旗.典型地铁站周边停车换乘出行分析[J].交通工程,2019,19(04):49-54.DOI:10.13986/j.cnki.jote.2019.04.008.[7]杨洋,张锐.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停车换乘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综合运输,2018,40(07):64-68.[8]关宏志,刘瑞远,曾敏耀.考虑停车换乘停车位不足的停车换乘行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9,45(06):593-600.[9]张斌.厦门市停车换乘系统规划策略研究[J].福建建材,2018(08):32-34 22.[10]喻军皓. 上海市P R停车场库发展策略研究[C]//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8:2301-2315.[11]李伴儒,黄婧婧.停车换乘模式发展现状及策略探讨[J].交通与运输,2019,32(S1):170-173 179.[12]李语萱.长沙城市轨道交通停车换乘(P R)设施规划研究以光达站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76-77.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830063.牛犇,齐赛.停车换乘(P R)系统理论在北京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停车换乘系统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03):1-4 45 6.DOI:10.16799/j.cnki.csdqyfh.2016.03.001.

4. 研究方案

本项目从停车换乘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入手,对南京市现状停车换乘设施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对重点站点周边的停车换乘行为进行研究调查,根据老师所确定的站点展开调查分析,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 工作计划

第 1 周: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对指定的英文原文进行翻译,及时完成翻译工作;第 2 周:检索与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构思文章的大概思路,写出文献综述,合理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计划,按时提交开题报告;第 3 周:完成论文详细写作提纲的撰写第 4 周:通过借鉴国内相关案例,总结轨道站点停车换乘与优化设计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综述;第 5 周:轨道站点P第 7 周:南京市停车换乘设施实施的相关政策及建议;第 8 周:轨道站点重点站周边停车换乘行为分析;第 9 周:重点轨道站点周边停车换乘行为分析及提出优化方案;第 10 周:总结,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第 11 周:请导师指导,修改论文,进行规范性检查,完善论文;第 12 周: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第 13-14 周: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