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站点与地面交通一体化换乘设施研究开题报告

 2023-08-11 09:39:5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地铁建设速度和规模加快,许多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南京等已经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常规客运为辅,出租车为补助的多层次公共交通网络。

但是就现状运营情况来看,多数新建或位于城市边缘的站点,由于周边城市用地建设、交通设施配备滞后等原因,站点换乘和可达性较低,导致站点投入大量建设和运营成本,但利用率不高等现象。

轨道站点与地面交通一体化的换乘可以强化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的衔接,改善城市既有运营系统,满足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同时对扩大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提升轨道车站客流吸引力有重大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论文首先从轨道站点与地面交通一体化换乘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入手,然后适当了解南京地铁3号线基本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南京地铁3号线现状轨道周边一体化换乘设施情况进行调查,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南京地铁3号线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设计进行评价。

关键问题:1、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与站点一体化评估;2、南京市轨道3号线各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情况;3、南京市轨道3号线各站点一体化换乘设施分布情况。

难点问题:1、轨道站点换乘交通需求因素分析;2、南京市轨道3号线站点一体化交通模式研究;3、南京市轨道3号线站点一体化优化设计及评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王永杰[1]立足郑州城市与地铁发展的客观事实,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方法以郑州地铁站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城市空间设计层面归纳了其基本特征、研究要点和影响因素,分类型总结其存在的利用问题。

高岩[2]通过需求预测理论方法、站点分类研究和工程建设三个方面阐述轨道交通自行车换乘设施国内外发展现状,选取南京市地铁四号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建模处理数据,得到了四号线典型站点实例的自行车换乘设施合理规模。

左绍祥[3]对基于出行链的城市轨道接驳过程、主要接驳方式的特性、轨道站点周边慢行接驳环境和接驳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引出了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代表的慢行交通与轨道交通接驳在解决城市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先天互补优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本论文首先从轨道站点与地面交通一体化换乘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入手,然后了解南京地铁3号线基本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并对南京地铁3号线现状轨道周边一体化换乘设施情况进行调查,熟知各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情况以及换乘设施分布情况。

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南京地铁3号线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设计进行评价。

5. 工作计划

第1周:按指导老师的要求对指定的英文原文进行翻译,及时完成翻译工作;第2周:检索与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构思文章的大概思路,写出文献综述,合理安排毕业设计的时间规划,按时提交开题报告;第3周:完成论文详细写作提纲的撰写;第4周: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与站点一体化评估;第5周:借鉴国内外相关案例,总结国内外一体化换乘设施理论研究及案例分析;第6-7周:调查南京地铁3号线各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情况以及一体化换乘设施分布情况;第8周:轨道站点换乘交通需求因素分析;第9周:南京市轨道3号线站点一体化优化设计及评价;第10周: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第11周:按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进行规范性检查,完善论文;第12周: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第13-14周: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