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更加多元、细分,旅游支出成为人们日益增多的精神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作为整个旅游产业链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本身的开发、运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该地区旅游市场的繁荣与否。
仿古建筑因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文化承载力被愈来愈多的旅游景区采用来增加自身特色,从而吸引更多游客。
本文结合当下较为成功的以仿古建筑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景区,分析、探寻仿古建筑在旅游景区中应用的一般方法,并且辩证的讨论国内景区大量的仿古热潮,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后城市化阶段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现有以仿古建筑为旅游特色的旅游景区的调查、分析,总结归纳现阶段仿古建筑这一造景手法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运营中的应用模式,提出相对应的总结与反思,从而探寻出仿古建筑在旅游景区中应用的一般方法以及仿古建筑如何增益旅游景区。
2.研究内容 仿古建筑充分应用于部分人文古迹景点的古建筑修复、保护,如南京明城墙、丽江古城等,但在许许多多的古建修复中,对于新的建筑技术、工艺、材料的运用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作为旅游景区业态载体的时候,目前的仿古建筑的设计、景观营造存在着商业气息过重,有形无神的问题,仿古建筑外观与游人的互动参与性一直被忽略。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运用观察法,以南京市为主,实地走访当地的仿古旅游景区,了解仿古建筑在旅游景区中的业态承载情况、旅游景观性价值、运营维护情况、游客旅游评价等资料 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学界对国内知名仿古旅游景区的相关研究文献,获取相关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分析,拟定论文的研究思路 运用案例研究法,通过选区具有代表性的仿古景区案例进行重点分析,从实践中借鉴宝贵经验和不足教训,为论文的结论奠定实践基础 3.实验方案 1.对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方法进行概括论述 2.分析现阶段旅游景区中仿古建筑的应用模式,深入了解其仿古建筑的职能以及旅游产品的整体效果 3.剖析已有的实例,归纳现有的不足 4.得出一般性的仿古建筑在旅游景区应用的方法和策略 4.可行性分析 1.所处城市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南京,并且拥有大量的仿古建筑景观资源且应用类型全面,有很强的代表性能够有效的为本文的论证提供素材。
2.前人有针对性的对许多著名的仿古景区有过深入的研究,如上海城隍庙、成都锦里、南京夫子庙等,现有的研究成果足够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方法的支撑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与创新之处 将视角锁定为旅游景区这一特定的区域,以南京市为例有针对性的探讨仿古建筑这一景观塑造手法如何增益旅游景区运营、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结合旅游管理相关学科与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相关理论,帮助旅游景区的开发者有效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指导仿古建筑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中的应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122015.01 课题启动,查阅相关文献,明确论文研究目标,完成规划 2015.022015.03 提交开题报告,确立论文框架 2015.032015.04 完成论文初稿,与导师讨论并修改完善 2015.052015.06 完成论文定稿,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