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策略——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22 11:44: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但生活质量的向好似乎并没有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相反却带来了淡漠感,其中就包括对节日文化的疏离。节日在现代社会里看似只充当为人们提供休息机会的“工具”,其原始内涵却被人们所遗忘。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输入,使得人们对于“洋节”会有更浓厚的兴趣。像“春节”这样需要合家团圆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表现出漠视甚至是厌烦的心理,对于节日走访亲戚的“形式感”,也产生不少逃避的倾向。2020年开始的疫情,也从一定程度上让节日氛围更加冷淡。

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为媒介的多样性发展提供契机,尤其是现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文化传播,让传统节日文化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新传播样态。2021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成功“出圈”,带来了全新的节日文化展现方式。本论题通过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分析,来探究中国传统节日在新的传播样式下可能的新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的一部分,通过对河南卫视关于“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思考与借鉴,能够推动传统节日文化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可以更好传达节日文化深厚而浓郁的价值内涵。并唤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集体记忆和价值共同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一、当前人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

二、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解读与分析

三、目前传统节日传播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文献中,国内的研究文献相对比较丰富,哪怕只是今年刚出现的河南卫视就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目前主要的研究观点如下:首先探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所带来的对节日文化感情的影响,例如现阶段人们对于节日很难再像以前一样抱有对节日的期待感;其次,西方的“洋节”文化输入带来人们对国内文化的疏离;第三,分析传统节日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困境与出路。总之国内对于传统节日的研究大多离不开对传统文化衰落的反思与发展新策略的建议,都力求通过现代的新媒体技术去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而国外的研究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相对来说就少一些,大多聚焦于文化的国际传播内容: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国际上如何传播,使其能够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关注与接受。如今我国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在国际社会中也拥有了重要的地位,但在文化传播方面仍然存在话语缺位的问题,尤其是受西方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的影响,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2022年10月——2022年11月初:

观看相关作品——收集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提纲、初步确定论文题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周春林,刘子潇.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困境与策略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0,41(06):87-92.

[2]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

[3] 徐伟,郑景文.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j].新媒体研究,2019,5(19):81-82 9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