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20世纪初北京城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文学作品的翻译成为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对《骆驼祥子》英译本进行校评,不仅有助于提升译作质量,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学,同时也能够促进翻译研究的发展,深化对原作的理解。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骆驼祥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其英译本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骆驼祥子》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译本比较、翻译策略、文化翻译等方面。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以《骆驼祥子》某一特定英译本为对象,从文化负载词翻译、习语和俗语翻译、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翻译等方面入手,分析译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质量。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对《骆驼祥子》文本进行概述,分析其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及艺术特色,为后续的译本分析奠定基础。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首先,将进行充分的文献研究,搜集整理与《骆驼祥子》英译本相关的研究成果、评论文章、译者信息等资料,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将对选定的《骆驼祥子》英译本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重点关注文化负载词、习语和俗语、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并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译文在准确性、流畅性和文化传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校评视角新颖:以校评为切入点,对《骆驼祥子》英译本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研究方法综合:结合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多个角度对译本进行分析,保证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3.研究内容具体:重点关注文化负载词、习语和俗语、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等翻译难点,探讨译者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分析其对译本质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王东风,王立礼.从文化“误读”谈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递[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01):189-194.
2.张静.文化差异视角下文学作品翻译策略探究——以《骆驼祥子》为例[j].汉字文化,2023(02):134-135.
3.张倩.浅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骆驼祥子》英译本为例[j].英语广场,2022(11):57-5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