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刘海粟小学民乐团的琵琶声部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24-01-02 10:45: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常州刘海粟小学素以艺术为特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校内民乐团更是其代表。作者在本校毕业,并且参加了半年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希望在这期间尽自己力帮助学校艺术发展的更好。

再来自新课改后,中国教育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程,特别是民族音乐。因此音乐教育的载体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第一音乐课堂,第二音乐课堂“校内民族管弦乐团”更是以实践为重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达到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琵琶作为乐队中不可或缺的旋律伴奏乐器显得尤为重要,但作为“民乐之王”,对于小学生来说稍显复杂。特别是小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素养并不成熟,根据这一现状,教师应该熟悉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用更通俗的语言去引导学习琵琶。小学民乐团主要以参加排练曲目来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本文以刘海粟小学民乐团为例,浅析琵琶声部如何管理与教学。同时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理解民族音乐的欣赏价值,强化小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和决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已有的科研成果中,关于学校民族管弦乐团教学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多,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琵琶为代表的基础教育,从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如何在乐团中进行管理和教学。小学民乐团活动主要有两方面构成,一是教师器乐基础教学,二是民乐团排练演出。通过这两个部分的组合使得民乐团在小学校园文化中得以丰富。以常州刘海粟小学民乐团的教学状况为例,通过对学校的概况乐团发展情况以及琵琶声部的现状进行粗浅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琵琶在小学民乐团中的实践教学应用以及如何针对青少年学习民族器乐的心理状况进行更有效的学校器乐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并试图将此教学及管理模式在周围地区学校普及,思考以琵琶为代表的民族器乐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尽可能完整保留并继续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小学民乐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这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这样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最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民族器乐教学方式,使得民族器乐学习学校化,正规化,尤其是琵琶这种冷门民乐更是要通过小学校园得以普及。

绪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分析、整理,借此寻找音乐课程中琵琶演奏实践教学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参考文献主要来源于支撑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参考书籍、学术论文、期刊杂志以及网络资料等。与实际调查相结合,使论文更具应用价值利理论深度。

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民族管弦乐团中琵琶教学具体状况的调研以及个案访谈的手段,揭示学校中琵琶教育的教学规律及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家对学校音乐器乐教育的相关政策,以及教育心里学的测量方法,制定计划,分析琵琶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心理情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少年音乐审美、音乐心理的器乐第二课堂。

观察实践法:通过对小学民乐团的具体实习,获取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切实感受民族器乐在团中存在的优点与问题。并从中总结出适合乐团中琵琶教学的合理模式。通过与学生具体接触交流,以便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王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组建民乐团教学方法的创新[j].戏剧之家.2019.8.30

[2]黄晓岚.小学民乐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民乐团为例[j].北方音乐.2019.7.15

[3]代红花.浅谈小学民乐团的训练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2.2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12.23--2024.12.24 查找资料,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2、2024.12.24--2024.12.30 与导师交流,修改课题并申报

3、2024.1.13--2024.3.3 提交任务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