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立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犹如唇齿,密不可分。我国盐渍化土地面积近0.36亿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的4.88%[1]。江苏省位于大陆东部沿海地区,沿海滩涂资源丰富,但过度开发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严重,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策略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5]。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与此同时,“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被提出,草坪草作为生态建设的先锋植物,处于生态修复的重要地位。虽然,土地盐渍化不利于多数草坪草的生长发育,严重影响草坪质量,增加草坪的建设和养护成本,但依然有少数耐盐性较强的草坪草种适合作为材料进行沿海滩涂地区的生态重建。因此,耐盐草坪草新种质培育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对其耐盐机制的解析可为其定向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拟研究内容:
经过相关文献综合阅读与分析评价,本研究拟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策略,基于前期已构建的酵母表达文库,以PvPRMT10为诱饵蛋白,采取酵母双杂交策略,筛选PVPRMT10调控的甲基化互作蛋白。并进一步通过点对点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策略验证其互作真实性。随后进行植物活体实验,通过注射烟草叶片细胞,观察植物体内是否发生相互作用。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⑴采取酵母双杂交策略,在前期已构建的酵母表达文库里筛选出PVPRMT10的互作蛋白。
⑵采取点对点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策略,进一步验证已筛互作蛋白的真实性,筛选出阳性PVPRMT10互作蛋白。
4. 研究创新点
研究思路创新:
通过大量研究报道发现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泛素化、亚硝基化等)在调控植物耐盐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蛋白甲基化修饰调控植物耐盐的研究尚少,从PRMT家族成员的功能研究着手,具有新颖的研究思路。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预期成果:
⑴采取酵母双杂交策略,在前期已构建的酵母表达文库里筛选出pvprmt10的互作蛋白。
⑵采取点对点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策略,进一步验证已筛互作蛋白的真实性,筛选出阳性pvprmt10互作蛋白。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