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日益深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也迫切需要让世界了解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曾围绕治国理政发表大量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前两卷构成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典型的政治文本和外宣文本。其中的中国特色词汇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文化、经济、政治、经济等多重领域,对于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而许多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这种不可译性成为困扰并且迫切需要运用翻译策略来解决。
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赖斯、汉斯·弗米尔和克里斯蒂安·诺德等学者提出并发展功能主义目的论。目的论是功能目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理论的束缚,给译者的实践提供一个新思路。因为它将翻译视作一种交际行为、看成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它强调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本文从目的论出发,结合具体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实例,总结概括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策略方法及原则,为今后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乃至相关政治文本英译提供范本。
本文拟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论法,通过广泛阅读相关期刊、论文、专著等,充分理解目的论的观点和指导原则;搜集具体中国特色词汇英译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翻译原则和可行的翻译策略,进一步寻求目的论在外宣文本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新时代,将总书记的报告、讲话、指示等文章翻译成英语,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由此能够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政治理念和文化内涵,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
预计解决的难题:中国特色词汇的常用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的分析总结;目的论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启示;指出运用目的论来分析政治文本的可行性。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仔细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英双语文本,找出其中的中国特色词汇并分析总结其翻译方法和原则;深入学习目的论,对比中英双语,分析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技巧;指出目的论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启示和意义。
技术路线:
1.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查找中外文资料,确立研究方向。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对政治语篇翻译及中国特色词汇颇有兴趣,并且修过外宣翻译、学术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了解并较好掌握研究流程和方法。
2.通过搜集阅读相关期刊、论文、专著等,进一步理解了目的论;通过研读相关政治语篇翻译的发表成果,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有深入的了解。
3.学习借鉴已有的大量有关目的论和政治语篇翻译的理论成果。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A Study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Rebec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heories开题报告
- 知名外资企业商标本土化策略:基于“朗标”客户案例的分析开题报告
- 文化转向视角下武侠小说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以《书剑恩仇录》英译本为例开题报告
- 认知视角下的颜色词汇翻译——以化妆品为例开题报告
- 存在主义视角下《八月之光》女性人物形象解读Women Characters in Light in Augu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开题报告
- 论性元素在《兔子,快跑》和《儿子和情人》中的不同角色 Sex Element: Different Roles in Rabbit, Run and Sons and Lovers开题报告
- 英语在线课程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武汉理工大学《基础英语4》在线课程为例开题报告
- A Study of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XiaoGuanCha in China Based on PEST开题报告
- Optimizing English Assignment Design in Junior High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2022 New Curriculum Standard开题报告
- On the Function and Cultivating Strategies of Empath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