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小粉红”现象探析——以南京某高校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23 10:54: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

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秩序在疫情影响下受到了严重冲击。在西方国家面对疫情防控不当的局势纷纷以“全民免疫”为借口纷纷“躺平”之时,我国以举国体制之力积极实施“动态清零”战略,在防控新冠疫情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世界疫情防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疫情防控成就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力与自豪感空前提升,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被命名为“小粉红”的网络舆论团体,他们认同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并拥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也成为网络世界中不可忽视的红色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受众。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群体已经成为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需正确认识“小粉红”作为网络红色文化传播者和受众的特点。

选题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大致内容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全体在校的南京财经大学的大学生,通过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分析归纳大学生对于小粉红现象的了解与参与程度,以便得出对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小粉红”现象进行有正确的认识。

2.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最初传统知识界和媒体界对待小粉红的主流态度是否定和怀疑,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方方为代表批评其只有“中学文化水平”、“力比多过剩、精神亢奋”、来自匮乏的“底层”、是“忠诚”和“仇恨”思维的产物,甚至感慨“极左”回潮、“30 年启蒙失败”。

小粉红是夹缝中崛起的中国的“复兴一代”,其观念构成复杂,表面看似包含民族主义、保守主义或者左翼思潮,共同具有反对美式“普世价值”的倾向,因而往往被看作自由主义或者 20 世纪 80 年代式“启蒙”的对立面。经过近几年研究有学者有了不同见解。吴靖认为自由主义是小粉红的虚假对手,新思潮并非完全处在传统的左与右钟摆摆动的轨迹之上,而是含有新的发展元素。王洪喆认为小粉红正是全球化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的产物。他们可能比表面上宣扬“普世价值”的对手更加普世。李思闽认为小粉红们的行动方式、话语模式、情感结构都扎根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社会,却呈现出一种“去全球化(民族主义)的全球化”特征。我们需要在更丰富多元的坐标系上来认识小

粉红,进而理解今天中国青年的思想走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完成与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论文检索;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检索收藏。选取有价值的部分作为本文的文献参考。

2. 实地访谈法。通过对南京财经大学学生的走访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小粉红”现象的认识了解与态度,并有一个大致了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余亮.小粉红的系谱、生态与中国青年的未来[j].文化纵横,2021(05):98-108.

[2]张星亮,杜盈娇.新时代“小粉红”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群体现状与特点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1(04):85-86.

[3]田子木.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网络民族主义群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doi:10.27316/d.cnki.gswyu.2021.00095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