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探索—以苏州市B项目的小组工作为例开题报告

 2023-10-12 11:47: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村镇人员选择进入城市务工,成为流动人口。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跟随其父母一起来到城市生活和学习,成为流动儿童。这群孩子从原本熟悉的居住地进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之中,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物理或人文环境、甚至是新的语言,难免不会产生适应问题,而他们的父母多数又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且受教育水平不高,这样一来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技巧去帮助他们的孩子达到各方面的适应,流动儿童便长期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再加之学习是流动儿童这一学生群体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作为社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关注,从而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学习。

二 研究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 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 研究方法

1参与式观察法

在小组活动的开展中以及发展进程中,笔者即是小组发展的推进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笔者需要运用一定的专业技巧来推动小组进程的发展,同时也要将自己当成小组的“组员”,以“组员”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观察每位组员在参与活动时的具体表现,着重记录组员们的言行举止,观察组员在小组中的变化和提升,并针对每个组员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阶段的小组活动进行修改,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小组的实施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5):13-18.

[2] 倪士光,杨瑞东,李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理论路径与实践探索[j].中国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3(06):50-54.

[3] 郁菁,黄晓燕.论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社区保护[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04):59-6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12月—2024年1月:收集论文的相关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2024年2月—2024年3月:整理量表和访谈提纲、采访调研对象、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