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波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电磁波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导致对高性能吸波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开发和研制高效、轻质、宽频带的吸波材料成为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吸波材料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空心碳球的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心碳微球的制备:采用合适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形貌规整、分散性好、粒径可控的空心碳微球。
2.二氧化钛的负载:采用合适的负载方法,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到空心碳微球表面,制备出空心碳/二氧化钛复合微球。
3.复合微球的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所制备的空心碳微球、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以及空心碳/二氧化钛复合微球进行表征,分析其形貌、结构和组成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与步骤进行: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空心碳材料、二氧化钛材料以及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最新进展以及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2.材料制备阶段:采用合适的制备方法,制备出形貌规整、分散性好、粒径可控的空心碳微球。
随后,采用合适的负载方法,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到空心碳微球表面,制备出空心碳/二氧化钛复合微球。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备方法的创新:本研究将探索新的制备方法来制备空心碳/二氧化钛复合微球,以期获得形貌更规整、分散性更好、粒径更可控的复合材料。
2.结构设计的创新:本研究将在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方面进行创新,例如,通过控制二氧化钛的负载方式、负载量以及晶型等,来调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以获得更优异的吸波性能。
3.吸波机理的探讨:本研究将深入探讨空心碳/二氧化钛复合微球的吸波机理,解释其吸波性能的来源,并为新型高性能吸波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磊,徐华,张雄.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20,34(17):1681-1688.
[2] 李晓,刘洋,周万城,等.生物质基多孔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21,36(1):67-74.
[3] 王晓,张涛,王成扬,等.空心碳球/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功能材料,2019,50(7):7061-706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