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目前,微电子产业的主流技术任然是硅基cmos技术,然而随着集成度的提高,晶体管特征尺寸的按比例缩小,sio2栅厚度的减薄是有物理极限的,muller、tang、neolon等分别用不同的物理模型和实验方法预测,保证sio2带隙结构的最小厚度为0.7nm,即,在理论上达到这个临界点之前,sio2任然能保持很好的绝缘特性。但超薄氧化物潜在的隧穿电流和器件失效问题将随着sio2厚度的进一步减薄而变得严重,同时,对于栅厚度小于2nm的sio2,还存在着严重的针孔问题和从多晶硅栅穿越sio2到沟道的硼扩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ic产业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比sio2介电常数更大的高介电材料的绝缘介质。氧化钽由于其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低的漏电流密度,搞得击穿电压以及与目前的硅工艺相兼容等优点,一直被认为是sio2的优良替代品之一。
氮化硅薄膜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和很高的化学稳定性,抗杂质扩散和水汽扩散能力强等特点。自swann和sterling报道氮化硅薄膜适于硅集成电路钝化以来,氮化硅薄膜在微电子和光电领域和应用日益广泛。由于氮化硅薄膜的超高硬度、高可靠性,优良的抗腐蚀能力和高温稳定性以及高温抗氧化性,氧化硅薄膜在材料表面改性的技术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多层介质薄膜的研究将氮化硅薄膜、氧化钽薄膜交替生长在另一新薄膜上,新的薄膜将具有俩种薄膜的特性,使其应用更广泛,性能更优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1)查阅文献,通过调研了解氮化硅和氧化钽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情况;
(2) 学习蒸发法或者溅射法制备薄膜材料的原理和相关设备的应用;
(3) 利用蒸发法或者溅射法制备两种薄膜,并研究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能等;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法,查阅薄膜相关制备资料;
(2)采用溅射法或蒸发法制备薄膜;
4. 参考文献
[1] 明帅强, 文庆涛, 高雅增,等. 基于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氧化钽薄膜及其特性研究[j]. 材料导报, 2021.
[2] 吴清鑫,陈光红,于映,等.pecvd法生长氮化硅工艺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7, 38(5):703-70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2024年12月16-2024年1月10日 与指导教师联系,了解毕业论文总体情况和查阅文献资料任务。
第八学期:
(1)1周 2024年2月20日-2月26日 了解毕业论文任务书,再次向指导教师了解所选论文题目的状况和要求等;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