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和叶入药,分别称板蓝根和大青叶,为我国常见中药材。板蓝根性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大青叶,性苦、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的功效[1]。菘蓝主要分布在华东各省,河南,山西等地。菘蓝叶片是临床上极其常用的中药之一,也是许多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如金青感冒颗粒、小儿退热颗粒、复方板蓝根颗粒等[2]。现代以菘蓝叶片制成的靛玉红片内服,对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较好疗效[3]。菘蓝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肠炎、尖锐湿疣、乙型肝炎、甲型流感病毒、扁平疣等病毒性疾病[4]。菘蓝有调节免疫细胞分泌il-2、tnf-α及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5],还有抗活性氧、抗炎及抗菌作用[6-7]。氮素作为植物生长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既是植物最重要的结构物质,又是生理代谢中最活跃、无处不在的重要物质酶的主要成分,所以氮素对植物生理代谢和生长有重要作用[8]。而且,氮素形态不同,对植物生理代谢过程影响不同,从而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同的效应,也能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9]。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形成产量的首要因素,氮素对植物最终产量贡献为40%~50%[10],氮肥施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作物的品质和生理代谢[11]。植物吸收利用氮素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 4-n)。由于不同植物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不同氮素形态对不同植物代谢的影响也不同。目前,国内外关于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作物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已有大量报道[12-15]。铵态氮(nh 4-n)和硝态氮(no-3-n)是植物吸收利用氮素的主要形态。由于植物对nh 4-n和no-3-n在吸收、同化和运输上存在明显的差异[16-17],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和次生代谢作用,并关系到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18]。合理施用氮素能促进菘蓝叶、根系协调生长,并提高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施用不当则影响菘蓝根冠比,进而危害药用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19]。关于菘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制剂工艺、临床应用及组织培养等方面,而关于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菘蓝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采用大田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菘蓝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菘蓝进行处理,测定了菘蓝的生物量及光合特性,为菘蓝氮肥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不同的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菘蓝营养生长期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确定最适宜菘蓝生长的氮素形态及配比,为菘蓝栽培生产中的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生物量测定
将菘蓝分为根、叶两部分,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生物量。
4. 研究创新点
首次系统地开展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菘蓝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药用植物栽培生产中氮素高效利用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研究预期在12个月内完成:2013年5月2014年5月
2013年5月2013年6月:进行前期工作,查找文献资料,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
2013年6月2013年7月:种植菘蓝至苗期,浇水、除草、杀虫。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