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首先,供应链全渠道这个选题比较新颖。
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鼓励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
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转型推动下,伴随着消费者购物需求多样化和碎片化等特点,线上线下零售企业积极开启渠道升级与迭代。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的构建和分析(二) 疫情常态化对全渠道供应链网络模型的风险传播分析(三) 基于供应链韧性对全渠道供应链中断风险控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宋华(2020)研究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供应链弹性的一些启示。疫情对企业供应链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对企业原材料供应的影响、对采购管理的影响、对供应链生产复工的影响、对供应链物流的影响、对供应链市场的影响。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应对疫情所导致的风险,企业要提出在上层建筑方面应对供应链风险的预案,同时根据预案中所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有效管理措施,运用数字化能力建设企业供应链弹性体系。相比设计一个正常的、持续的后备计划,设计良好的应急计划对灵活应对意外中断更为重要。他提出了智能应急采购(cs)协议,该协议基于买方和供应商之问的分布式决策过程,形成应急协作联盟。通过分别讨论单一采购、固定多元采购和可替代多元采购三种采购模型,评估出最优的供应网络解决方案以降低风险。徐琪和肖婕(2020)也提出需要根据疫情形势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疫情带来的打击,提升供应链反馈速度,推进企业“存量变革”来确保我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各学者提出不同策略以注重对供应链弹性绩效的考察,确保供应链一直富有弹性。除此之外,增强协作也是增强供应链弹性的主要着力点。刘晓焱(2020)指出疫情暴露了供应链将效率置于灵活性和弹性之上的风险,由于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中断问题给各个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之后供应链的构建中,应更多地考虑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可信程度。协作也可以作为战略知识或创新平台,为成员分享知识和技能,提高其长期供应链绩效和竞争优势。
(二)国外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目录摘要绪论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二、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全渠道供应链2.供应链风险及其管理3.供应链韧性三、 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的构建和分析四、疫情常态化对全渠道供应链网络模型的风险传播分析五、基于供应链韧性对全渠道供应链中断风险控制六、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周英,王子杰,李海博,熊荣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阿里巴巴供应链弹性的表现及启示[J].供应链管理,2021,2(09):103-115.[2]吴奕萱,李亚男.疫情下生鲜电商订单量暴增 头部企业布局供应链建设[N].证券日报,2022-04-18(A02).[3]钱童心. 疫情下中国展现供应链韧性 跨国企业加速工业自动化布局[N]. 第一财经日报,2022-04-06(A04).[4]林朝丰.从严从紧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N].东莞日报,2022-03-19(A01)[5]熊晔.疫情新常态下的制造型企业供应链风控新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06):57-58.[6]曹策俊,黄攀,王瑞,李昕泽.新冠疫情背景下人道主义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7]赵立马,叶新儿.新冠肺炎疫情下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供应链风险管理——基于WK公司的案例分析[J].供应链管理,2022,3(02):38-55.[8]魏益民.新冠疫情背景下优化食品产业链供应链刍议[J].粮油食品科技,2022,30(01):101-104.[9]刘晗兵.重大疫情下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市场,2021,(34):191-192.[10]黄璐瑶.疫情背景下浙江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5):56-58.[11]张洪基,张锦,孙永东,唐秋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供应链平台经济的发展与思考[J].综合运输,2021,43(11):103-107.[12]王康,王琦峰,王清晨.新冠疫情下大宗商品供应链风险评价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1,34(06):1-7.[13]阿布都热合曼卡的尔,申炳豪,陈茜.后疫情时代乳制品供应链溯源管理体系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21,42(04):129-137.[14]张圣洁.后疫情时代,制造企业供应链如何玩转“数字化”[J].流程工业,2021,(08):22-26.[15]范娥娟.全球疫情危机下区块链应对外贸供应链风险建议[J].对外经贸,2021,(05):74-7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