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研究的意义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受自然、人文因素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的相互作用。城市建设用地是各个时期和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叠加,它是人类个体和集体行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因此城市建设用地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首选对象[1]。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进展,城市建设用地变化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很大,与区域自然条件、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2]。
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载体。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尤其不可避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与变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同时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与变化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城市用地和土地资源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耕地与林地不断减少、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日益受到威胁、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四、研究目标
本研究以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变化为例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与计算,利用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借助spss等软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江苏省建设用地的数量变化、结构变化及区域差异变化,寻找影响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因素,为江苏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阅读和消化,了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研究。总结专家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解释,从中获取一些补充的方法和依据,从而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涵义及研究内容出发,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成因、过程,预测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也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基于江苏省的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选取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土地利用均衡度和优势度,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模型等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进行研究,进而对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变化整体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十一、特色或创新之处
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对不同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总结看来,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快速城镇化地区;研究尺度上,以宏观(中国)或微观(具体城市)尺度研究较多;大多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变化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关系,很少涉及城市建设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分析。因此,本文运用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借助SPSS等软件,分析江苏省建设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十二、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