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课题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促进社会进步、城市发展就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满足人才的需求。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而我国近几年房价的持续上涨,实现安居越来越难。而大学毕业生规模逐渐扩大,加之就业形势严峻,收入水平增长缓慢,使即将进入而立之年的毕业生面临严峻的住房问题。
青年毕业生是正处于从学校到社会、从个人到家庭的重要阶段,面临成家立业的重要问题。如今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刚刚进入社会面临着繁杂的住房问题。首先住房问题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生存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才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角色、新岗位,尽快融入社会。其次许多城市房价与收入无法成正比,使得毕业生购房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从而造成人才流通不畅并阻碍城市发展。再者随着高校扩招之后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收入增长缓慢。房价的居高不下和工资不乐观之间矛盾影响了毕业生基本的生活以及工作的动力。另外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对于毕业生由于住房数量少、辐射面积小等问题没有相关解决措施,使得大多数城市的毕业生排除在住房保障体制之外,处于住房保障体制外的“夹心层”。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系统整理国内外青年毕业生租购选择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住房现状,了解影响住房选择的因素。以长三角地区的各省省会城市和上海市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一方面通过微观对比不同的自身特征对于购房现状的影响。另一方面建立租房者的住房需求,建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毕业生的住房需求,为政府调控、开发商建筑住房提供依据。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技术路线
为了保障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论文撰写之前先对本研究的技术路线进行规划,从而拟出指导性框架,论文的撰写将按照技术路线展开。本论文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所示。首先,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国外同类研究中的模型选择和变量选择,为研究模型选择以及问卷调查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其次,拟订调查问卷,并正式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实证调研数据进行处理。
4. 研究创新点
大部分关于住房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文献,多利用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分析,从宏观经济角度对造成城市住房需求差异的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则从微观视角,通过现在和预期的对比,对一定时期的人群进行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得出此类人群的住房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政策意见的参考更加具有针对性。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而大学毕业生是其主要力量,解决毕业生的住房基本问题才能留住更多人才,引领城市新发展,所以研究结果将对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20.01.01—2020.03.18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
2020.03.18—2020.05.05 完成数据收集分析和论文草稿
2020.05.05—2020.05.15 完成论文定稿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