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居民意象空间结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6 09:37: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土地利用规模迅猛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导致城市化率大幅度地提高。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就达到了57.4%,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上升,过高的人口密度已经给很多城市造成了负担,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城市规划对人的地位和作用依然不够重视。

然而我国的城市规划由政府主导,体现的是政府意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感知的类型研究本部分通过认知地图法对南京市居民绘制的城市略图进行分析,结合林奇,appleyard等国外学者已有的分析结果对南京城市居民的简图进行分类,得到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类别和亚类别。

通过这些类别来分析居民对城市空间的理解角度和各类型出现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分析多元化的城市居民不同的空间感知能力和不同级别能力的影响因素。

3.3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构成要素与发展阶段研究本部分提取了每一份感知地图中所包含的各类构成要素,并按居民的各种社会经济特征加以统计,分析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构成要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由于收集到的城市居民的认知地图的分析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的分析研究都基于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文献。

通过现有的理论知识对南京城市居民的认知地图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归纳和总结。

尤其是对于认知地图的分类,构成以及发展阶段,系统的理论可以更加全面地使分析严谨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6.特色或创新之处本次调查的特色在于采用了认知地图法作为调查基础,并且对于被调查者绘制意象空间图并不设置其他要求。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7.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计划于3月初进行问卷调查,预计时长为2周。

问卷调查结束后将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得到的地图类型、构成要素以及发展阶段。

建立数据库,绘制感知地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