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享有“扬一益二”的美誉。园林、戏曲、淮扬菜、扬州八怪等特色传统文化建筑可谓闻名遐迩。扬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然也受到文人墨客独特的喜爱,李白送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扬州的美誉传遍了中国各地,算是扬州走出去的“第一步”;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以及姜夔所做的《扬州慢》算是扬州城走入人们视野的桥梁;更有甚者便是做出“人生只合扬州死”的过激言论。此说法由来与扬州城市独有的生活节奏与文化底蕴不无关系。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不少古城都面临着被遗忘的危机,如何在如雨后春笋般的新兴城市站稳脚跟,延续扬州“三把刀”的活招牌,打通扬州的运河文化之都的名号变成为亟需思考的问题。随着与新兴城市接轨,高铁给扬州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是机遇,交通的便捷带来的不仅是高效更是人流量。高铁的落成拉近了扬州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时空距离,新高铁带给扬州无限的新通道,为了抓住机遇,将扬州城市“美食之都”“运河文化之都”名号打好打响,城市旅游节的开展便是宣传的最佳通道。而想要使扬州的地方特色为人所知,想要将扬州的养生理念为人理解接受,在旅游的同时打上“养生”的特色招牌不仅可以吸引一批休养生息、静心养气的新时代“养生青年”同时又可以传播扬州传统文化和生活理念,所谓一箭双雕。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
一、前期调研工作、前期宣传、前期工作
(一)前期调研工作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研究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广泛地搜集、阅读、整理与扬州当地有关的参考资料,了解地方特色。
2.案例分析法:研究往届的养生节活动策划方案总结一般规律,博采众长。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大学四年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平时的公文写作、策划方案的拟写等训练,帮助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
2.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的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学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创新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和动手实操能力;
3.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料、网络检索中获取的充足信息以及指导老师的悉心帮助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必备条件;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