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吡咯是五元杂环中最重要的杂环母核[1]。
含有吡咯环的血红素和叶绿素在动植物界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834年runge发现从骨焦油或煤焦油中得到的一种化学物质能使被盐酸湿润的松木片变红,因此定其名为pyrrol[1],其意思为红,1857年,anderson从骨焦油中得到纯吡咯[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深刻了解课题背景(2)对催化剂、原料比、温度及溶剂筛选,寻找最优条件(3)在最优条件下进行底物考察(4)合成4种多取代吡咯(5)对反应机理进行研究2.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1)实行方案合成多取代2-酯基吡咯反应条件筛选合成多取代2-酯基吡咯反应底物拓展:结合文献综述,本课题以烯胺酮和重氮酯为反应底物,以轮胎炭(TC)负载TfOH为催化剂,实现多取代吡咯的高效合成。
首先,我们要确定反应的模型底物,筛选出最佳的原料比、TfOH-TC投量及溶剂,用TLC监测,确定最优反应条件后探究底物的普适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