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8220;互联网 #8221;时代下,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和不断更新完善,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面对无限丰富的产品市场,人们游走于线上入口(pc、手机、电视、平板,等等)与线下实体门店之间,追求更加符合具体场景需求的体验式消费,消费行为呈现出碎片化、高频化和即时性等特点。
因而,近十年来,互联网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零售业态,不论传统百货公司还是大型连锁超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业绩下滑。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不少零售企业借助此次#8220;互联网 #8221;改变自身发展战略,转型做电商,做o2o模式。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零售企业转型成为#8220;路边专业店#8221;,小业态来势迅猛。极致的品类管理、小巧的面积、精致的装修,把某一品类看懂吃透,用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和便捷性更好地迎合了新的消费需求。同时,开店成本降低、开店速度提升,产品毛利提升,都让小业态专业店活得越来越好。零售业态小型化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计划论文主体写5个部分。在主体部分标题如下(一二级标题暂拟,后期需调整):
一、引言(介绍当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二、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互联网对零售业态的影响,顾伟(2014)从消费趋势、技术革新和竞争格局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对零售业态的影响,指出互联网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零售行业的外部环境,迫使传统零售企业进行转型。杜丹青(2015)指出在网络零售来势汹猛的今天,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传统实体零售店铺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8220;瘦身#8221;、#8220;转型#8221;、#8220;调整#8221;潮,,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购物场所,而是成为购物与休闲相融合的体验式购物中心。
关于传统零售业态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方强和项莹(2012)从传统零售业连锁经营的问题出发,归纳为规模较小、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品牌知名度不高以及管理机制不成熟等五个方面。宋倩和王能(2013)从零售业传统商业模式的弊端着手,总结为生产者博弈地位的增加,消费群体和消费行为的变化等因素,使传统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关于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朱盛妍(2012)归纳为运用政策法规影响零售业态布局和发展、通过企业创新实现零售企业规范化经营、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业态布局、业态呈现复杂格局需加快#8220;体验式营销#8221;等四个方面。万芬奇(2007)则更加强调技术积累与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其总结为正确认识技术重要性,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零售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加强信息立法,从而推进我国零售业态的创新与发展。周勇(2014)更侧重于服务,认为未来零售业态总的发展趋势是进入#8220;微站时代#8221;,店铺小型化是基本趋势,同时,低价化也是大势所趋,小铺面与大数据相结合,助推零售业进入#8220;微站时代#8221;。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1-2022.12.31: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2022.1.19-2022.3.19:撰写、提交论文初稿、中期检查;
3、2022.4.11-2022.5.6: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二稿、三稿)、提交外文文献及译稿;
5. 参考文献
[1]孟林明. 中国零售业态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2]鲍观,叶永彪. 零售业态演变规律的综合模型构建[j].财贸经济.2006,4
[3]逄颖颖. 我国零售业发展及业态变迁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0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