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理由: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国内市场大部分生鲜农产品告别了普遍短缺的时代,但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总体上依然薄弱,#8220;菜贱伤农#8221;的现象屡屡出现,如#8220;蒜你狠#8221;、#8220;姜你军#8221;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经济上,农民是弱势群体,生鲜农产品卖难,既对农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又直接影响农民的增收,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一大问题。因此,解决生鲜农产品卖难的局面,实现市场经济下生鲜农产品供求均衡成为必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生鲜农产品的定义及卖难特点
2.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朱永波教授(2009)对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现状进行了研究,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主体有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农村供销合作社等等。发现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物流存在着物流量大、物流水平低、物流损耗率高、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等问题。还提出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交易国,同时也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等观点。
杨剑英(2009)对江苏的生鲜农产品流通现状做出了对策与探讨,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江苏农产品流通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江苏生鲜农产品流通具有生鲜农产品市场建设速度快,效益明显等特点,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提出了江苏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例如流通主体存在的问题,农产品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经营主体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多数批发市场配套设施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流通渠道模式存在的问题,流通渠道过长,环节过多,流通效率较低。
臧萌(2009)等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农产品卖难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根据市场经济下农产品供求均衡的实现机制,以价格信息的形成、传递、接收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农产品卖难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措施,认为只有理顺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提高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率、平衡农产品价格的接收能力,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产品的供需均衡,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2022年11月2日-2022年11月22日,确定选题,查阅有关生鲜农产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图书馆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月19日-2022年3月19日,对查找的资料和调研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形成论文雏形。
5. 参考文献
[1]刘静.#8220;农产品卖难#8221;为何频现国内市场?[j].观察与思考,2009,(03):25-29.
[2]李贺明,马晓春,周金环. 流通领域鲜活农产品卖难频发原因分析及建议[j]. 农业展望,2013,(12):64-66.
[3]沈云昌. 解决鲜活农产品卖难10建议[j].农村工作通讯,2009,(06):27-2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