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出行时间价值的交通拥堵收费研究-以苏州古城区为例开题报告

 2023-10-13 09:04: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小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大幅增加。然而在道路供给为绝对主导的城市运输体系下,虽然我国的路网规模和容量得到快速增长,但交通供给始终无法跟上居民出行需求增长的步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苏州机动车保有量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交通问题频发。苏州古城区的路网密度较高,城市经济发展但路网仍延续原有的棋盘式布局,路网布局不合理,承载能力较低。此外停车设施少,停车困难,停车缺口主要依靠背街小巷停放以及路边停车位补充。故交通拥堵已呈常态且制约古城区发展。针对古城区部分道路,苏州相关部门采取单向行驶、道路限行等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但通过现场调研与网络调研发现,古城区部分道路仍存在一定问题。城市交通拥堵不仅降低了城巿交通路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还会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引发交通事故,它对城市社会、经济、生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已经成为长期制约着世界各大城市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性难题。如何有效地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政府、社会的一大难题。

交通拥挤的本质就是交通需求大于交通供给时所产生的结果。在苏州古城区的现状下,想要改善交通拥堵,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比较有社会意义以及经济意义,可实现性也比较大。因此本文就交通需求管理中的限制措施即交通拥堵收费方面进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收集苏州古城区的交通数据以及居民出行特征,分析苏州古城区交通现状及问题等,制定初步拥堵收费方案,包括收费标准以及收费区域并初步确定居民出行时间价值以及建立基于出行时间价值的交通拥堵模型。同时建立交通仿真模型以及拥堵收费模型,计算实施拥堵收费后交通参数,分析并记录实施交通拥堵收费后的交通状况。以及根据交通拥堵收费后对居民出行方式可能的影响、对出行路径的影响、对交通状况的影响进一步调整收费方案,再带入模型计算并分析模型各参数对交通状况的影响灵敏度。

希望通过设置合理的区域分时段收费方案,切实改善苏州古城区交通拥堵现状。以此降低居民出行成本,提高生活指数,并减少由交通拥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交通问题,经济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并试图建立一般模型,研究模型参数对最后结果的灵敏都。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运用了理论分析、案例研究、数据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基于出行时间价值各参数对交通参数的影响。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理论分析法。本文参考交通工程学,交通经济学,交通拥堵收费理论依据,建立起了分析框架,引导模型建立。

案例研究法。本文以苏州古城区为案例,研究了苏州古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其适用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罗天铭. 拥堵收费对城市交通影响的仿真模型与效果评估方法[d].东南大学,2018.

[2] 张梦圆.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法律制度研究[d].东南大学,2018.

[3] 刘茹月. 考虑拥堵收费政策下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敏感性分析[d].长安大学,2020.doi:10.26976/d.cnki.gchau.2020.00136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4.02.20-2024.02.26 第1周 收集资料,现场调查;英文翻译。

(2) 2024.02.27-2024.03.05 第2周 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创建仿真模型;英文翻译。

(3) 2024.03.06-2024.03.12 第3 周 如果需要,利用仿真软件创建vissim模型,进行交通仿真;英文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