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酶烯酮对巴马香猪肝肠损伤及赤毒灵的缓解作用开题报告

 2023-02-17 09:57: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饲料霉变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霉变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a)毒素等一系列有毒有害成分,其中zea是由以禾谷镰刀菌为主的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等谷物类饲料中。zea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对雌性的生殖系统损害极大,能引起雌性动物机体生殖器官发生病变,导致生殖功能障碍;对雄性动物生殖系统同样有损伤作用,公猪食用含有zea的饲料,易出现睾丸炎、精子活力降低、性欲减退等现象。此外,zea对细胞也有一定毒性,可抑制细胞内蛋白质和dna的合成,导致细胞死亡[1]。研究发现,动物采食了经zea污染的饲料后,可造成机体繁殖力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免疫抑制等,甚至可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严重时zea会残留在动物组织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机体健康,导致人体中毒。

据研究报道,随着日粮中zea污染水平的升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呈显著线性降低[2]。断奶仔猪采食较低水平zea污染日粮,会降低营养物质消化率,下降生长性能,诱发氧化应激,因此我们推测zea可能会引起猪肠道损伤。

肝脏是zea进行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是zea重要的靶器官之一,对肝脏有强烈的毒性作用[3],1 mg/kg zea会导致仔猪肝脏、肾脏的重量显著增加[4]。肝脏中央静脉周围的肝细胞出现泡状变性、淋巴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脂肪变性和气泡变性等症状[5]。梁梓森等[6]研究也发现,小鼠腹腔注射zea(50 mg/kg)后肝脏出现弥漫性坏死、肝细胞局灶性脂肪变性,单次腹腔注射100 mg/kg的zea后,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和尿素(urea)、尿酸(ua)水平显著升高,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降低,破坏正常肝、肾脏组织结构,导致肝、肾功能异常。用zea处理小鼠,小鼠血液的尿酸、尿素氮、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sh-px) 活性降低,丙二醛( mda) 含量显著升高[7]。zea 还可以引起仓鼠肾细胞活力和肾组织内sod含量显著下降,而mda含量则显著上升[8]。一定剂量的zea会导致动物肝肾的氧化损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1.1探究 1mg/kgzea对成年巴马香猪的肝脏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1.2明确赤毒灵对zea毒性的缓解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随机选择9头120日龄的健康的巴马香猪,随机地分为3组,每组3头。

(2)饲料投喂时长10天,每日每头饲喂750g饲料。其中第一组为对照组,饲料中不另外添加其他物质;第二组为处理组,饲料中按照1mg/kg剂量另外添加zea;第三组为缓解组,饲料中按照1mg/kg剂量另外添加zea以及按2000g/t添加赤毒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使用120日龄巴马香猪作为ZEA损伤对象进行试验。

2.赤毒灵作为解毒剂进行解毒效果综合分析。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8.09-2018.10巴马香猪饲喂,杀猪,血清、肝脏、小肠、大肠样本采集,-20℃冷冻储藏。

2018.11-2018.12制作切片,拍片,测量所采集的血清中的相关氧化应激指标。

2019.03-2019.05数据统计分析,处理图片,重新完成部分试验,减小人工误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