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圆环病毒2型疫苗临床免疫效果的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17 09:57:3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猪圆环病毒2型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主要引起断奶仔猪的生长迟缓、全身多系统衰竭、呼吸困难、黄疸和最终死亡[1],因PCV2致猪产生免疫抑制, 使猪只抵抗力降低, 从而继发其他疫病的发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PRRSV) 、猪瘟病毒 (CSFV) 、猪伪狂犬病病毒 (PRV) 、猪细小病毒病病毒 (PPV)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 、猪附红细胞体、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易与PCV2双重或多重感染猪只[2]使得死亡率大大提升,且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极强,一般消毒剂很难将其杀灭,目前几乎存在于所有猪场,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所以疫苗免疫是防控的关键。2006 年以前,PCV-2的基因型以PCV-2a为主,后转变为以 PCV-2b为主,目前商业疫苗大多以 PCV-2a、PCV-2b及其亚单位蛋白为主。自2012年以来,PCV-2d基因型已经基本取代了以前在北美占主导地位的PCV-2b基因型,而其他地区如中国和韩国也得到类似结果,以PCV-2a和PCV-2b基因型为亲本株研制的疫苗对PCV-2d的免疫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3]

猪圆环病毒疫苗应用于PCV2急性感染的猪场——仔猪群呼吸困、消瘦、皮炎,母猪群流产、产弱仔等(临床型PCVD),可减少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的数量,可明显降低保育及生长育肥猪发病率、死淘率;应用于PCV2亚临床感染的猪场,猪群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亚临床型或温和型PCVD),可明显提高日增重、猪群整齐度,降低料肉比,减少皮炎发病率,缩短出生至出栏时间;还有助于猪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正常发挥,降低机体对饲料霉菌毒素的敏感度。

本课题主要研究以PCV-2d毒株为基础研制的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亚单位疫苗(OKM株)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较大范围内使用的安全性和效力,并与商品化灭活苗(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ZJ/C株)——PCV2b毒株)对比,研究比较分别以PCV-2d与PCV-2b毒株制成的疫苗实际效果,以提供养殖场选择合适的疫苗免疫方案,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符贻武,陈豪泽,党佳慧,李天一,李思琪,马明爽,刘东旭.2型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01):10-12.

[2]何小莉,梁海英,曾智勇,汤德元,王彬,黄涛,徐国,叶百川,咸文,张爱琼,陈娟,吴好叶.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8,35(09):103-107.

[3]张爱琼,梁海英,曾智勇,汤德元,王彬,黄涛,徐国,叶百川,咸文,何小莉.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1):1-6.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的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研究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亚单位疫苗(okm株)的实际临床免疫效果,以确定哪种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比较理想, 为猪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试验动物的入选、排除和剔除标准

试验猪场饲养管理较好,猪场近半年没有发生过猪蓝耳病。试验用猪饲喂方法采用群饲,充分喂料,自由饮水的方式。饲料为各猪场用全价料。试验用仔猪在试验前没有注射过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母猪在试验前半年没有注射过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猪场其它的疫苗正常使用,方可用于本试验。

14-21日龄仔猪120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次试验用疫苗是以PCV2 2d毒株为基础新研制猪圆环病毒2型重组杆状病毒亚单位疫苗(OKM株),与目前我国以PCV2d感染占主导地位的情况紧密相联。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在不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条件下进行本次试验,计划在一个月内了解保育猪、育肥猪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参与实际生产环节,了解育肥场经营模式,并了解本猪场的免疫程序、生物安全措施。在充分了解后再进行试验以避免因饲养、诊断治疗疾病经验不足导致试验失败。两个月后仔猪断奶出栏开始保育阶段,预期在三个月左右试验猪保育结束,进行体重、已消耗饲料的称重,计算料肉比、日增重、死淘率以及病猪处理方式,整理试验数据。并在疫苗接种后30、45、90和120日,每组随机抽取20头猪采血进行抗体检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