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中外频频出现会计造假、财务舞弊现象以及其他恶性事件等,这让社会群众对上市公司有效、可靠的内部控制产生了怀疑,然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也就因此成为监管当局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美国安然事件的曝光,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被广泛关注,为此美国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在内部控制以及信息披露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最重要的两条是:一、要求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当局必须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性承担责任;二、要求受聘公司年终财务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公司内控的有效性出具评价报告,并与公司年终财务审计报告一同发布。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同样存在且不容小觑,为此我国政府及其监管部门也开始行动。2006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同年9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也颁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两指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来规范和要求。但是,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所以总体披露状况并不是很乐观,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只存在于形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体的制度法规也得不到有效执行等现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根据现有的文献,概述什么是ST制度,什么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及ST制度的现实意义,ST类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对ST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信息披露,其次重点研究我国ST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来完善我国ST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并且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最后就文中提到的我国ST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案例引发思考,然而获得一定的启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vicnaiker和diveshs.shama(2009)研究发现,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中包括公司前任外部审计的合伙人时,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会越小。
christo-pher s. armstrong等(2011)实证发现具有监督激励措施的公司,其经受外部监管执法机构管制和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较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5.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韵韵.信息的自愿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9,(8):53-60.
[2]郑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与思考--基于对2010年100家上市公司企业年报的统计分析[j].时代金融,2012,(6) :223-224.
[3]刘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数据[j].财会通讯,2014,(8):55-5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