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舞弊治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7 19:55: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财务舞弊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且没有有效解决的难题,我国的财务舞弊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系列的财务舞弊案陆续被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查处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造假手法之多、违纪金额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这就使得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显得十分的有必要和有意义。因此,研究财务舞弊的手法、诱因,从而为我国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行为提供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舞弊的控制体系。

虽然西方会计界对财务舞弊的研究已经很多,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这对我国财务舞弊防范及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西方的研究成果没有考虑到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有其局限性。因此,我国财务舞弊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自从我国建立政权市场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也层出不穷。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诱因,从而为我国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行为提供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舞弊的控制体系。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概念及研究意义;其次,本文探讨了财务舞弊的常用手法和国内的基本治理方法,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再次,本文针对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理方法进行分析;最后,本文结合上市公司治理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及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财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自从财务信息作为一种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传递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舞弊行为就如影随形。美国学者对财务舞弊的成因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冰山理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舞弊风险因子论。在财务报告的舞弊技术手段方面,besaley,m等(1999)发现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技术涉及高估资产和收入,有一增以上的舞弊涉及通过提前或虚假确认来高估收入,并发现这些收入舞弊中许多发生在重要期间(季报或年报)。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green,scott(2003)通过对法案的研究和理解,指出该法案旨在重建投资者的信心和保护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美国treadway委员会的著名#8220;1987报告#8221;中提出企业反舞理论。该报告全面阐述了企业反舞弊的防范体系,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造假应该从四个层面入手,它们依次是:公司层面、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监管和执法层面以及教育层面。任何组织实体,也可以通过建立下列四道防线来防止财务舞弊,它们包括:公司管理层的管理概念、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审计和外部独立审计。

《我国财务舞弊行为分析及控制模式研究》(王海侠,2005)认为虚假确认收入、虚记资产价值、制造假文件、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虚增利润、隐瞒重大事项等在我国企业财务舞弊手法较为常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财务舞弊分析》(廖沁芳,2006)认为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业绩的关键,对公司的运营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外部治理机制可以约束公司内部人的行为,通过对内部治理结构的作用间接的影响公司治理效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31日前,搜集资料、撰写和提交开题报告和指导周记;

2.2022年3月19日前,提交毕业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

3.2022年5月6日前,提交毕业论文修改稿、外文文献和译稿(要求2 500汉字或10000英文印刷符)、指导周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告分析[J].价值工程,2010,,29(9):18-20

[2] 姚春丽.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D].重庆市:西南大学,2010.05

[3] 刘宏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审计策略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82#8211;83.

[4] 周芳.应用数学挖掘技术识别财务报表舞弊的方法研究[J].商业会计,2010,4(7):11-12

[5] 王茜.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审计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7#8211;29.

[6] Firth, M.,Phyllis L. L. Mo and Raymond M. K. Wong.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s and Auditor Sanctions: An Analysis of Enforcement Actions in China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5,62(4):367#8211;381.

[7] COSO.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1987~1997, An Analysis of US Public Companies,[EB/OL].http://www.coso.org/publications/FFR_1987_1997.PDF,1999/09/2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