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体行为的城市居民就医空间及规划思考——以烟台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9 20:43: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与经济深刻变革,驱动中国城市空间处于不断重构的过程之中。时空间行为业已成为解读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重要视角,现有研究集中于居民通勤、购物、休闲、迁居等各类行为的时空特征分析,而行为视角的医疗服务时空特征少有涉及。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和有效性成为卫生改革和城市规划领域热点问题,城市居民对医疗、教育和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已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医疗服务不仅关乎城市居民的就医需求,而且与城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健康水平相关联。而城市医疗资源的合理空间布局( 区位选择、空间布局、地理可达性等) 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由于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集中、规模化配置与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突出,加之医疗卫生资源的行政区“分割”现象严重,导致不同社会群体对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不能享有同等获取的机会。早在 2006 年世界发展报告就指出,对于发展而言,公平至关重要(王欢,2009)。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归宿和重要目标之一,改善健康公平是公共政策永恒的目标和要求(林金银,2015)。因此如何保证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与合理配置,使不同社会群体能够获得相对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医疗资源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三、研究内容

(一)城市医疗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如何在新的社会背景及规划背景下,合理进行规划并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成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的关键所在。本文部分通过围绕“城市医疗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与分析,得到对医疗设施空间布局有效性和合理性的界定,找到辨别某地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方法,并了解如何从个体需求角度审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的内容大体分为四个部分:受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与就医地点的距离、外出就医时的出行方式以及医疗设施在影响选择时的权重。作者将于2020年3月,以烟台市为调研区域,进行问卷调查,由于疫情期间的影响,正常的渠道以及发放数量可能无法保证。预计使用网络渠道发放问卷600份。以此获得真实的一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六、创新点

我国目前针对城市医疗服务设施的规划大多从GIS角度入手,本文基于个体行为,以需求为导向入手,通过描述性语言分析表达调研,得到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消费活动的空间特征再进行规划思考的方式较为新颖。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七、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计划于4月初进行问卷调查,预计时长为2周。问卷调查结束后将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将数据按需要进行处理分析。预期于5月完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