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0 17:04: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意义脂肪作为鱼类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是鱼类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鱼类生长等生命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不同脂肪源中的脂肪酸特别是必需脂肪酸含量及比例不尽相同,鱼类对不同脂肪源的利用效率也不尽相同。

大量科学实验以及生产实践表明,鱼油是鱼类最合适脂肪来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又称武昌鱼,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鲤形目(osteichthyes),鲤(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 ),鲌亚科(culterinae),是我国大宗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本实验从鱼类的生长、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免疫性能等方面研究在室外养殖条件下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幼鱼的生长性能、体组织脂肪酸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找到能够代替鱼油作为团头鲂幼鱼饲料中的脂肪来源,从而达到增加饲料配方原料选择以及降低生产成本,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的目的。

本试验以团头鲂幼鱼为研究对象,探索如下问题:(1)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体组织脂肪酸组成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2)室外高密度养殖对团头鲂幼鱼的生长及免疫抗病性能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的脂肪源来确定不同脂肪源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二、试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 基础日粮除脂肪来源不同外,保持各试验组日粮中的其他各项营养水平基本一致。

2 试验管理试验开始前,先将团头鲂幼鱼暂养于室外养殖网箱,用商品饲料驯化10-15天,正式试验期间投喂自制配合饲料,以鱼体重的5%左右饱食投喂,每天投喂3次(8:00-8:30,12:00-12:30,16:00-16:30),每次分2-3次投喂;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减少人为干扰,避免过多的额外应激;每天观察鱼的摄食和死亡情况,发现死鱼及时捞出称重记数,并检查死亡原因,以便做出及时有效的措施;试验水体溶氧(do)>5mg/l,氨氮含量<0.01mg ,水体温度保持在25℃左右,ph值7.2-7.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将得出团头鲂幼鱼饲料中除试验组(鱼油组)外其他5组中最适合代替鱼油作为团头鲂幼鱼脂肪来源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进度安排(1)2015.08-2013.09 查阅资料,拟定试验方案。

(2)2015.09-2015.11 进行正式试验。

(3)2015.11-2016.04 进行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