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上市公司大量存在着粉饰财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行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从中国的银广夏事件、琼民源事件,到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增多,收入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收入造假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收入造假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引起会计诚信危机,给国家和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此时对于上市公司收入造假行为的审计手段尤其重要,审计师如何规避这些舞弊造假行为,将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的收入造假手段以及审计对策。本文拟解决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1)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分析分析收入造假的原因或动机。 (2)分析目前上市公司的收入造假的主要手段以及使用这种手段的原因及背景。 (3)分析审计师在审查收入造假时存在的问题,从公司本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讨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审计对策,并研究审计对策的可行性。 (4)案例分析。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法可谓花样繁多,财务造假行为的蔓延与发展是与其手法的更新和变化相互依赖的。造假手段是财务造假各要素中变化最快、最为活跃的因素,对造假手段的总结提炼具有特别重要的实战意义,#8220;知已知彼,百战不殆#8221;。造假手段虽然繁多,但最终都要通过财务报表和信息披露来实现,调节利润等数字,既能够直接的提高业绩,粉饰报表,也可以提高一些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信息披露的程度也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舞弊案件频现,其中万福生科技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一案更是其中的典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罗蓓(2017)教授深度研究了万福生舞弊案的来龙去脉,提出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主要受自身利益的驱使,而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失效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上舞弊成本低助长了公司以身试法的邪念。从而对此类案件的审计对策进行总结概括。陈晓刚在2014年对于上市公司的收入舞弊的手段及对策在《中国注册会计师》上提出收入舞弊的原因、手段及注册会计师的应对措施并进行深度的分析。动机分为五点:一是为了达到上市或者再融资条件;二是达到重组业绩承诺;三是为避免被退市的风险警示,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而舞弊;四是为了达到银行贷款指标或相关部门考核指标而舞弊;五是为了平滑收入、减少未来压力而舞弊。何秀英(2016)在财税研究中发表过关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防范治理的文章: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目前来看是比较普遍的,而且这种现象十分严重,已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发展。对会计造假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需要掌握其手法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准则,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管系统,才能增强法律法规威慑力和增加造假成本,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充分地披露。黄防震等(2014)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机分为#8220;获取融资动机例如取得上市资格、再融资、银行融资,避免退市动机,操纵股价动机,降低政治成本动机#8221;。
国外研究现状:bonner,palse and young(1998)经过研究后将舞弊分为10类,包括虚构收入错误分类收入和资产、提前确认收入、虚构资产和减少贵用或债务、遗漏或低估负债、高估资产或低估费用或负债、关联方交易、遗漏或不恰当露、权益舞弊、朝#8220;错误方向#8221;发展舞弊等等。lee等(1999)选取了1978年至1991年有舞弊行为的56家公司在舞弊被发现之前时的会计数据,与标准和普尔公司会计数据库中的60453家上市公司组成的匹配样本进行比较。因变量为是否发现舞弊行为,解释变景为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之差,控制变量为之前同类研究中的一些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的实证结果支持了应计制理论,也即财务报告作弊与高水平的应计部分(即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之差)相联系。beneish(1999)选取1982年至1992年中发生操纵利润行为的74家上市公司和2332家非舞弊公司,将其组成匹配样本进行了比较,选取8个财务指标作为变量,研究情况证明了作弊存在的可能性与财务报表中某些变量之间的系统性关系,当毛利率下降、资产质量降低、应收账款不正常增长、销售快速增长时,发生舞整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这个结果比较符合会计数据在发现操纵利润行为和评价盈利质量的可靠性方面的有用性。rezaee教授(2005)认为财务报表舞弊,旨在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蓄意错报,或数额的遗漏,或旨在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财务报表披露。国际审计准则第240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将舞弊定义为#8220;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中的一人或多人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822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将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舞弊定义在财务报表发生重要错报这一范围内。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
5. 参考文献
[1]罗蓓. 以万福生科为例研究上市公司虚构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2):143-147. [2]陈晓刚.上市公司收入舞弊分析及审计对策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鉴证服务,2014,(10):88-92. [3]徐飒,许云.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研究--基于证监会处罚公告的分析[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4,(15):101-103. [4]姚瑶,王亚广.九好集团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对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财经管理版).2017,(15):117-119. [5]石荣雨.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与审计对策的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3):154-155. [6]张琳琳,何秀英.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J].商场现代化.2016,(1):78-82. [7]岳殿民,韩传模,吴晓丹,Chao-Hsien Chu.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方式实证研究[J].2009,(5):82-89. [8]葛家澎,黄世忠.安然事件的反思--对安然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剖析[J].会计研究.2008,(2):3-11. [9] 朱锦余,高善生.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防范与监管[J].会计研究,2007,(11):.26-29. [10] Mahdi Salehi, Zhila Azary. Fraud Detection and Audit Expectation Gap:Empirical Evidence from Iranian Bank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08,(3):65-77. [11]熊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现象分析及其审计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2):187-190. [12] D.E. Miller, N.J. Van Der Merwe. THE FINANCIAL AUDIT OF COMPANIES OPERATING IN THE METALWORKING INDUSTRIES[J]. METALURGIJA,2012,(4):559-562. [13]朱海林 ,冷冰.美国施乐财务欺诈案分析[J].会计研究,2010,(9):52-57. [14]吴宝宏,岳超.我国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审计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23-29. [15]杨萍萍,ZXYY.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4(05) [16]周怡.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研究[D]. 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 [17]吴冠忠.浅谈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及防范措施[J].商业经济,2017(10):163-165. [18]黄防震,梁春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浅析[J].财经界,2014(16):163. [19]高艳艳.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20]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International Stardards on Auditing [M]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2012:105.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