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22年1月30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突出,创新驱动力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药械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国际化全面向高端迈进。事实上,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上升,外加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医药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对企业价值评估进行了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属于成熟期的企业,对于新创企业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将以一个医药生物行业的新创企业——诺诚健华为例进行研究,以求为医药生物行业中的新创企业的价值评估起到一定作用。
对个人而言,通过此选题的研究,有助于系统了解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理论与应用,对收益法、实物期权法等方法,FCFF模型、B-S模型等模型有更深入的探究,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并通过对诺诚健华这一企业案例的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总结提炼价值评估的基本概念以及评估方法的概念、特点和原理。
其次,对医药生物行业新创企业进行价值分析和概念界定。
接着,结合新创企业价值评估特点,分析实物期权法在医药生物新创企业上的应用。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Schwartz等(2000)对互联网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了互联网公司企业价值的构成要素。Briginshaw(2011)提出可以将互联网企业的新业务看作一个期权,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可以通过对该期权的定价得出,从而得到基于业务价值的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姜硕等(2003)对比分析了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认为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对投资时间的选择进行充分考虑,通过实物期权模型弥补了这一缺陷,同时也对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进行了完善。黄登仕、周应峰(2004)综合论述了EVA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指出,与传统会计指标相比,EVA在解释股东资本变化方面的能力并不显著,但在企业激励补偿机制中作用突出。赵敏等(2005)以初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在企业的并购过程中,企业的价值由并购前后企业拥有的所有期权价值构成,并构建了针对初创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模型。孙琳(2009)以农业企业为研究主体,通过剩余收益模型,对影响股票价格的财务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探索提出了农业企业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伍丹(2010)以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企业在面对管理层与股东利益冲突时的应对策略。李冬(2015)以文化传播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企业的竞争力指标和财务数据,确定企业所属类型,他利用投入和产出的数据以及企业异质性变量建立了一个生产函数,通过数学分析的手段进而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价值,并探索构建了符合文化传播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李正伟(2016)结合企业生产周期理论,具体研究了不同阶段企业所具备的差异化财务特征,并以现金流量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为完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提供了参考样本。王月(2016)研究了收益法在医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研究,运用B公司并购的案例并结合医药企业的特点和难点,指出了成本法和市场法的局限性以及收益法的适用性,提出收益法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参数选择提出了一定的建议。翟陆遥(2017)在考虑EVA模型存在缺陷的前提下,构建了市场修正模型,并选择复星医药为例进行验证。孙劼等(2017)认为传统的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不能体现医药专利的特性,忽略了投资者在进行医药专利买卖时具有机会选择,在此基础上尝试将实物期权和博弈论模型引入医药专利评估中,在传统收益法的基础上,完善医药专利权的评估。郭建峰等(2017)通过对互联网企业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对企业进行综合的财务及非财务分析,修正了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进而确定互联网企业的整体价值。马佳怡(2020)根据在线教育企业的特点和估值难点,分析现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引入实物期权理论构建更加符合在线教育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的价值评估模型,给在线教育企业价值评估提供新思路。张玉静(2020)以美团点评为例进行研究,通过价值主张、核心资源、盈利模式、经营模式来探讨商业模式对于价值主张、价值获取和价值实现的主要内容,以此构成商业模式分析与设计的主要框架进行描述与使用商业模式,并且采用可比公司法与用户数量法分别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从而实现创造商业模式、企业价值的分析。梁玉玲(2020)选取制药行业的龙头企业恒瑞制药,利用收益法对其进行价值评估,以求为制药行业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分析制药企业和投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和分析参考。董议远(202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医药上市公司进行筛选处理,选出最合适的三家可比公司,最终得出目标企业的价值。
近几年国内外有许多专家学者及业界认识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其他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价值评估方面,而对“医药生物”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大多集中于属于成熟期的企业,对于新创企业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相对较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5. 参考文献
[1]schwartz.e.s, moon m. rational pricing of internet companies[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0,3:7-26.
[2]brigin shaw.network company value evaluation[m].economic management ,2011.
[3]黄登仕,周应峰.eva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及展望[j].管理科学学报,2004(01):80-87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