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企业生产模式指的是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方式。
生产模式的变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市场化程度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纵观制造工业发展史,总的来说共经历了三次生产模式的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替代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在制造业形成早期,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整个世界的市场化程度极低,一般人均是在定期设置的集市或市场中进行商品交换或贸易活动。此时的生产基本是用简单的工具在手工作坊里进行。随着蒸汽机、纺织机及火车的出现,市场经济交易范围迅速发展并开始超越国界。工厂大量出现,以纺织、钢铁、造船、化工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基本建立,新技术不断涌现。但世界性的战争频繁,普通平民生活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消费水平低,单一品种可以长年生产,产品更新换代慢。。至二十世纪初,在技术上开始使用电力,但电子技术仍以电子管为主,此时的制造设备广泛使用皮带式流水线,以解决生产过程的搬运、移载等产生的效率低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及问题:(1)通过对企业生产模式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明确各因素对企业生产模式的影响。同时思考不同企业生产模式的优缺点。(2)根据需求,进行企业生产模式聚类分析系统的分析设计,并实现各个功能模块。通过python语言设计构建系统。(3)对开发的企业生产模式聚类分析系统进行单元测试和整体测试,确保其具有完整的体系结构和齐全的逻辑响应,能够满足用户对目标企业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需求,交互界面良好友善。写作提纲:(1)绪论: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现状,发展过程等。(2)系统总体分析和设计:需求分析,系统模块的划分,开发环境介绍。
(3)核心技术:python语言和k-means或其衍生聚类算法介绍。
(4)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介绍数据库设计,各模块设计与实现及部分关键代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产模式的变革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市场化程度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纵观制造工业发展史,总的来说共经历了三次生产模式的转变。
第一次转变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替代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在制造业形成早期,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整个世界的市场化程度极低,一般人均是在定期设置的集市或市场中进行商品交换或贸易活动。此时的生产基本是用简单的工具在手工作坊里进行。随着蒸汽机、纺织机及火车的出现,市场经济交易范围迅速发展并开始超越国界。工厂大量出现,以纺织、钢铁、造船、化工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基本建立,新技术不断涌现。但世界性的战争频繁,普通平民生活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消费水平低,单一品种可以长年生产,产品更新换代慢。。至二十世纪初,在技术上开始使用电力,但电子技术仍以电子管为主,此时的制造设备广泛使用皮带式流水线,以解决生产过程的搬运、移载等产生的效率低的问题;第二次转变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替代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式,单一或少品种大量生产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福特公司开创的机械式(刚性)自动流水线生产模式,即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随着世界的相对和平,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许多大众使用的产品(如电视、摩托车、汽车、复印机、照相机等)真正推向市场。这个时期人们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也迅猛提高,消费者的争购带动产品产量的增加,以生产为中心的卖方市场形成。为满足市场的需求及电脑的发明,出现了大规模智能化的流水线,使高效率低成本的大量生产得以实现。第三次转变是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替代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Molins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建成柔性制造系统(当时称为可变任务系统,只针对制造而未考虑产品实现全过程的柔性)应视为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模式的发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大量的产品生产,使原先“饥渴”的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进入八、九十年代,要求快捷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开始凸显,买方市场时代到来。此时市场对单一品种的产品需求量急剧减少,企业普遍面临着大量生产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于是,过去的大量生产模式被现代多种少量、富有柔性且具有相同低成本的先进生产模式所替代就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对于解决大量生产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就没有停止过,并出现了一系列基于柔性生产模式的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方法,主要有:成组技术GT、独立制造岛AMT、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智能制造IMS、精益生产LP、虚拟制造VM、灵捷制造AM及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公司资源计划ERP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2022年1月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企业生产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数据,研究已有的聚类分析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学习实践编程和软件设计开发所需技术;2022年年2月-2022年3月完成企业生产模式聚类分析系统开发及功能实现;撰写论文初稿;
2022年4月-2022年5月完成论文修改、重复率检查、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参考文献
[1]张爽生. 全球信息化与我国企业生产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2.
[2]赵向兵, 白栋. 基于python的学生健康数据聚类分析系统[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1(14):3.
[3]庄怡雯, 吴金桥, 黄润才,等. 基于python的聚类分析及其应用[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0(1):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