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辺淳一の作品から見る死の美学――『失楽園』を中心に开题报告

 2023-03-02 14:52: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渡边淳一是当代日本文坛颇负盛名但也备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本国畅销,也在世界各地的读者群中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渡边淳一对生命的意义,对男女情感,都有他独特的理解。他关注人内心深处的本能和欲望,用文字来表现和探究人间情欲、男女间情爱的无穷魅力。渡边淳一运用特别的死亡形式与日本传统审美中自然意识以及核心意向,使作品具有浓重的日本文学的唯美气质与壮丽崇高的特点。

在中国,颜翔林在《死亡美学》中提出了“死亡意象”的观念:“参照中国古典美学的元范畴之一——意境。提出死亡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死亡意象,指称我们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他明确界定了“死亡美学”的概念——“死亡美学探究死亡现象,即从本体论、生存论、价值论等视界对死亡进行综合考察。' 由此可见,在颜翔林的论证体系中、是将“死亡意象”与实证性的死亡学研究区别开来,从抽象思维的角度对“死亡意象'进行了艺术性的研究、倡导对审美不死的永恒性进行考证与研究。

在日本,死亡其实并不是一件让人回避,或者是感到恐惧的事情,与之相反,死亡本身就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方式,反而是一种境界,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念时的日本文化当中的死亡表现。死亡是渡边淳一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生命的有限性与不可把握使得渡边淳一对死亡的处理带有一种执着的唯美倾向。对死亡的非常独特的处理手法是渡边小说的一大特点。他总是精心设计主人公的死亡方式,使死亡变得诡异而妖艳。有评论说,渡边淳一小说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死亡美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渡边淳一被誉为现代情爱大师, 于佳玲女士在《渡边淳一情爱文学论》中将渡边文学作品中的“爱与死”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死亡保存爱情”、“死亡阻止爱情”和“死亡成就爱情”。死亡可以说是一部小说中高潮部分,主人公的死往往会成为小说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渡边笔下的死亡更是精心设计过的,让人过目难忘。渡边的死亡意识更是独树一帜的,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首先,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文化背景进行梳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曾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但一般都仅仅把它看作是叙述一个“婚外情”的故事。《失乐园》还可以看作是一个象征符号,它揭示了现代人性的残缺,是对现代社会和人性的批判,同时又是对完满人性的祈祷和召唤。其次,从《失乐园》中寻找例子,分析其中体现的死亡美学。再次,结合作者的其他作品,举例说明其中的死亡美学。着重选取以《魂断阿寒》为代表的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以《无影灯》为代表的医学小说及以《樱花树下》《爱的流放地》 为代表的爱情小说进行细读分析,从而一一窥探渡边淳一的死亡美学的内涵与特征。最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美学对日本人,以及日本现代社会的影响。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针对渡边淳一的《失乐园》这篇小说当中死亡美学进行一定的论述,同时,再结合渡边淳一的其他作品进行举例说明他的死亡美学。通过相关的分析,进一步对于死亡美学内容进行研究发现,从而研究他作品中体现的死亡美学对当代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信息研究法和探索性研究法。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研究步骤:1-6周:明确本课题研究主题。阅读完所有参考文献的内容,并对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收集有用材料,拟写论文大纲;

7-9周:在清楚把握论文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围绕主题开始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北海道文学馆编.ロマン旅人渡辺淳一[M].北海道:北海道新聞社,1997.3.

[2]渡辺淳一.失楽園[M].日本东京:讲谈社,1997.

[3]立川昭二.日本人の死亡観[M].筑摩書房,19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

第八学期 1- 6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2

7-13周:

在教师指导之下撰写论文 [10周:交一稿; 13周:交二稿]。

3

14-15周:

论文最后定稿,装订、上交。

4

16周或17周:

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