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起源
当前世界文化交流频繁,在此一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以关注,从中提取有益素材投入教学,这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苏州文脉和历史景观魅力无穷,它的秀雅之趣,适合于当代的美育教学。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立足于苏州地方文脉,针对太湖附近的历史景观和相关的文本、图像,进行搜索、梳理,并结合新课标要求,评估上述资源是否可以利用,最终将之运用到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当中。课题根据上述教育实践的经验,记录整个过程,并总结、分析其中的得与失,以此来推动高中美术教学的改革。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阅读中国知网、苏科大图书馆中的相关文献,以阅读文献和书籍资料作为理论基础,进行筛选整理,借鉴已有的优秀论文中的相关成果,再结合自己对本论文的思考,最终梳理确定论文的基本框架。
4. 参考文献
[1] 张院元. 太行主题山水画专题鉴赏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教学与实践[d]. 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21(4).
[2] 周靓靓. 新课标下(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山水画教学的创新研究[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5(6).
[3] 尹少淳. 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第七学期第二——十一周进行教育实习,思考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搜集相关资料与素材; 2.第七学期第十四——十五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 3.第七学期第十六周接收毕业论文任务书; 4.第七学期第十七周完成研究文献综述的撰写,提交指导教师审批; 5.第七学期第十八周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提交指导教师审批; 6.第八学期第一——六周撰写、完成初稿阶段; 7.第八学期第七周毕业论文中期汇报检查; 8.第八学期第八——十周撰写、完成二稿阶段; 9.第八学期第十一——十二周修改、完善定稿阶段,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10.第八学期第十三周毕业论文定稿,进行查重; 11.第八学期第十四周按规范完成论文打印、装订与提交; 12.第八学期第十五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答辩时间以学校安排为准; 13.第八学期第十六周指导教师递交完整毕业论文材料。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