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G电动汽车充电站无功补偿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8-02 09:50: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非线性负荷和不平衡方式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无功补偿装置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静止无功发生器来说,它具有其优越的性能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得到了电力部门的普遍认可。
电动汽车以其清洁性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导方向,但同时电动汽车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情况也十分严重。
使用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ic var generator)对电网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可以改善波形质量、降低波形畸变率并提高供电系统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减小电网出现故障时可能会产生的危害。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Ⅰ.关键问题:1. 分析充电站接入电网时,对电网无功功率和谐波产生的影响2.充电站加载SVG后, 充电站电压和无功的突变能否得到有效抑制Ⅱ.难点:1.补偿后要求功率因数大于0.95;2.补偿后要求总谐波畸变率小于3%。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及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社会上汽车保有量呈急剧增加趋势, 相关部门预计, 到2011年底将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
而汽车产业的发展必然对能源问题提出挑战。
4. 研究方案
(1)查阅和研读大量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站无功补偿方面的资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国内外的解决方法;(2)电动汽车充电站无功补偿系统组成、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3)SVG数学模型建立;(4)瞬时无功理论电流检测方法;(5)控制策略的分析;(6)建立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7)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进行比较;(8)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 工作计划
本毕业设计进行基于SVG电动汽车充电站无功补偿的研究。
现将课题的工作计划安排如下:1.查阅与SVG电动汽车充电站无功补偿的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设计框架和系统总设计; 3.进行具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完成最终仿真调试,记录成果,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1周:查阅和研读大量相关中文资料第2周:英文资料的翻译第3周:开题报告;第4周:电动汽车充电无功补偿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第5周:SVG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第6周:瞬时无功理论电流检测方法第7周:控制策略分析设计第8周:深入学习SIMULINK第9周:仿真模型的建立;第10周:仿真实验;第11周: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比较;第12周:存在的问题;第13周:提出改进措施,仿真验证第14周:整理材料,撰写论文第15周:修改论文,论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