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股利政策对商业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12-25 08:47: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商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快速发展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环境发生巨变,导致我国商业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企业来说,外部的宏观环境企业自身无法改变,所以企业只有从自身出发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股利政策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还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现金分红政策作为投资者获取收益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研究的重点,它可以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树立比较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更容易从资本市场上筹集到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因此研究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虽然西方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者考虑的角度不同或者数据的选取不同导致。从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研究来看,我国学者对股利政策的有关研究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所以股利政策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本文将通过探讨股利政策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一方面有助于我国商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利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和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论文主要工作为旨在通过对下列问题进行探讨,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商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现金分红政策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1、整理中外有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对现金分红政策和企业绩效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定性分析现金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2、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商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现金分红政策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上市公司中包含的财务管理类活动有三大核心内容:股利政策、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由此可见,股利政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方向。由于国外资本市场从很早就建立且发展快速,因此国外学者开始研究股利政策的时间要早于国内学者。在初期,国外学者们主要以股利政策的影响要素为主要研究方向。
byun认为,公司所处行业的成熟度以及其在未来的成长机会会较大程度的影响现金股利的发放水平。像基础设施行业、运输业、制造业等较为成熟的传统行业通常会采用支付较高股利的方式来回馈投资者,换句话说就是符合“所处行业的成熟度越高以及未来面临的成长机会越小”这两个条件的企业,其支付高股利的可能性越大(byun,2003)。然而,caneghem 和 aerts两位学者却表明了与上述观点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取得上述结论主要是因为在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引用的控制变量本身就带有行业的属性,因此上述研究最终结果的解释力会被削弱。为排除这一因素的干扰,他们重新筛选了控制变量,实验结果显示现金股利的发放受行业因素的影响并不大(caneghem and aerts,2011)。
4. 研究方案
本研究以商业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股利政策分配情况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实证方法,从总体上研究分析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商业行业上市公司提出更加科学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其选择最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经营目标的现金股利政策。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采用实证分析,先论述相关的股利政策理论,以及相关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为后文进行实证分析提供相关依据。再对我国商业行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再选取在沪深两大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商业行业企业为样本,对其 2016-2021 年的股利分配政策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是否支付股利、股利支付水平两个角度就商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找到切入点。最重要的是建立商业行业上市公司企业价值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模型。针对商业行业上市公司是否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以及其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根据假设选取合适样本,构造合理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然后依据所建立的关系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实证结论。最后,将从引导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和政府及社会监管制度改革等角度提出提出改进和优化股利政策的建议。
本文主要框架:
5. 工作计划
1)查阅国内外关于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基于理财学、财务管理学,对相关概念以及结论进行提炼、整合,写出文献综述。
2)查阅相关文献书籍以及网站官方资源,根据查找到的信息进行理论回顾以及概念界定,然后汇集所搜集的来源于各个渠道的资源,对商业行业上市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初步建立论文理论框架。
3)实证分析部分:确定研究问题后提出相关假设,然后登录国泰安数据库中下载相关数据,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然后确定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再建立相应模型。并且上网搜集spss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学习如何正确使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然后将数据导入spss中进行分析,最后会得出实证的结果,将结果汇总成表后在论文中进行结论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