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风险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0 11:58: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一系列改革和机遇之下,我国经济迎来了迅猛增长,我国的工业与制造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但是在这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遭到了不可逆的污染。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环保意识增强后,国家逐渐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并采取大量强制性措施治理生态环境,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但生态治理,资源保护等问题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绿色环境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绿色金融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条最佳道路。国际上,以2002年伦敦会议上制定的“赤道准则”为行业标准,要求全球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在进行投资时,要全面考虑该投资项目对环境及社会的影响。而在国内,2012年银监会制定颁布了《绿色信贷指引》,以此为标志性事件,我国各银行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开始对贷款结构作出优化调整。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第一次详细介绍了绿色金融体系,其中,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和新时代经济发展中承担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信贷成为了绿色金融体系推行过程中的先锋,成为了绿色金融行业的标杆。众所周知,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承担着调节经济,信用中介,信用创造等重要作用,在绿色信贷方面也必将成为先行者,在优化自身贷款结构的同时还能承担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在可预见的将来,绿色信贷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未来主流业务之一。因此,研究绿色信贷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风险的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影响过程,同时提出针对性建议,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具有重大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论文主要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风险的影响,首先对绿色信贷的概述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解,然后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影响路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绿色信贷对商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该如何发展绿色信贷业务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绿色信贷虽然在我国起步时间较晚,但是国内学者对绿色信贷的研究却比较深入。赵其一(2021)对重要经济会议内容进行整理后,指出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趋势良好,将会成为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可以改善银行贷款类型,转变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对保护环境与资源也有积极作用。因此,众多学者对于绿色信贷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对绿色信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部分学者侧重研究绿色信贷政策的不断出台将会对重污染企业造成的影响,大多会采用双重差分法来建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成琼文和李赵研(2021)的采用双重差分法来研究绿色信贷对重污染企业投资力度的影响,结论表面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将会降低低重污染企业的投资力度,同时企业融资也会受到影响。于波(2021)则是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来绿色信贷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将会对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宁金汇和史方(2021)通过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来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对重污染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方式,结论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的不断推出将会降低该类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杨柳勇和张泽野(2022)运用双重差分法来研究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政策的出台对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作用,而对非国有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影响则不够显著。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2月:确立选题,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有关选题的相关知识
2022年3月:确定写作思路,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022年4月:搜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张劲松,鲁珊珊.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统计与策,2022(07):179-183.
[2]蔡海静,周施.绿色信贷政策与“两高”企业权益资本成本[j].财月会刊,2022(03):51-60.
[3]成琼文,李赵研.绿色信贷、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与投融资期限[j].新金融,2021(12)38-45.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