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开题报告
2023-01-13 17:55: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
对于不同类型的财税政策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在机理缺乏一个 系统、完整的分析,尤其是在企业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如何合理适度运用财税政策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我国激励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繁多,力度逐年增大,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是出台新的政策,而是如何更好地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促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本论文将从这个角度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
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是理论分析,基础理论部分根据创新相关理论、外部性理论和代理理论说明运用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因,第三章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作为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创新产出,第四章通过实证分析比较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分别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第五章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政策性建议
研究方法准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和实际分析法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一) 创新理论研究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最先使用“创新”一词,并赋予其经济学意义,他认为创新是经济的本质规定,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romer和lucas发展了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引入知识和人力资本,证明一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同时还重新确立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随着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许多学者认同并逐渐丰富了相关理论,如freeman, soete(1997) 、baumol (2007)、peters (2008) 通过研究均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变量,创新理论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8号至12月26号,拟定提纲。通过浏览浙江图书馆电子资源以及硕士论文等,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1日至2月15日,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论文中需要的数据资料,按照前期拟定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数据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2月16日至3月31日,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内容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完善论文。
5. 参考文献
[1]窦现腾,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d],2018年12月
[2]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来自中国高新技术[j]税务研究,2018年12月
[3]陈嬝婷,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d]2018年3月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