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2-06 18:33:0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提高其绩效。如今,各国政府大多对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补贴,不仅在传统的农业企业,许多新兴行业如电力、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都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得到政府的补贴资金。政府补助是国家纠正市场失灵的重要制度,它不仅是政府扶持特定地区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招数,更是改进市场机制不足,提升全社会幸福感,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政府对企业补贴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刺激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企业绩效,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但企业得到补贴资金后是否能达到政府的初衷,提高企业绩效,值得深入探讨。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政府补助的效果进行研究,同时也有许多学者研究企业绩效在政府补助作用下的变化情况,但大多涉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对于一些新兴行业的研究较少。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这些新兴产业能否繁荣发展,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在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中显得十分重要。此外,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各国越来越注重环保问题,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可持续能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未来是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时代,各国都对此类行业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补助,因此对此类行业的研究可以为政府补贴政策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通过分析,企业也能从中发现自己在经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使政府补助达到最好的效果。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探究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是否有影响,通过对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其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为政府补助制度以及受补助企业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假设
1.现状分析
(1)政府补助现状
以2016-2018年我国新能源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数据,通过收集CSMAR数据库中政府补助数据,得到新能源行业上市企业的获得的政府扶持情况。
表1 新能源行业政府补助金额
单位:元
年度 | 均值 | 总额 |
2016 | 170625516.61 | 81217745907.57 |
2017 | 143772312.70 | 68435620843.80 |
2018 | 199917955.59 | 95160946861.44 |
年的政府补助总额。说明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行业的扶持工作,逐步加大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力度。
(2)新能源行业绩效现状
表2 新能源行业ROA值
年度 | 最小值 | 最大值 |
2016 | -33.65% | 29.41% |
2017 | -1632.46% | 28.47% |
2018 | -252.53% | 37.21% |
由上表可知,新能源行业在2017年的绩效有下降,最大值最小值在三年中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新能源行业的ROA最大值显著增加,与最小值的差异也较大,说明新能源行业各公司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利好支持促进了我国新能源近年来的强劲发展,产业的整体进步也为新能源上市公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新能源在我国起步较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企业科研能力有限,整个行业的市场仍不规范,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呈现出滞后的现象。但部分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在财务业绩、经营业绩和股市上都有较好的表现。
2.理论分析
(1)寻租理论
关于寻租理论最早是由一位经济学家Tullock(1967)提出的,他的观点是20世纪60年代中企业所依存的市场不是能够让资源自由流动的完全竞争市场,把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关理论用来讨论社会中发生的大量福利成本以及对其进行衡量与分析是不公平的,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在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中实际产生的福利成本会因为市场垄断者与税收等不完全竞争性而被极大的低估。正是由于市场中所有人都会以认为值得的各种方式寻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种行为被称为“寻租”。
对于寻租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一方面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对于企业的管理者个人来说,实施寻租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和提升的地位远多于他实施这种行为付出的代价,而在市场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因此竞争十分激烈,实施寻租行为能够获得的收益或许并不能填补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从宏观角度来说,市场环境中由于企业进行寻租行为而产生的损失则更多,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却可以通过政策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行为获取寻租的收益。
寻租理论将政府也作为市场中的参与者,这是以往在市场经济学中从未研究过的。它认为市场应当被当作一个独立在市场中活动的经济体,能够纳入所有企业实施的寻租活动,同时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学观点,它认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是市场化的。
寻租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寻租理论中企业能否获得收益、能否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不在于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与经营发展能力,也不在于企业利用独特的行业区域等特性向政府进行寻租,而是企业拥有的非经营性的特性。综上所述,在研究政府补助这种非经营性行为时寻租理论有重要的意义。
(2)外部性理论
经济学家在对外部性理论进行定义时由于对其理解的不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对学者观点进行整理大致可以将外部性理论的概念分为两种:其一是由萨缪尔森和刘保春(2001)代表的,认为从产生外部性的主体来看,一些公司能够通过生产活动或是消费行为无偿获得收益或无偿进行成本的付出,由此产生了外部性;其二是兰德尔将外部性定义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公司管理的决策中,对决策产生的后果和所耗费的成本不加以重视,从而使这部分的效率很低,是基于外部性的接受角度来定义的。
本文对于外部性理论运用第一种定义来进行解释,关于外部性理论的分类有两种,一种为正向的外部经济效应,另一种即为负向的外部经济效应,造成这种经济效应的原因是市场中经济主体通过进行消费行为或者生产制造行为后对另一经济主体产生的外部影响,这种影响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不是通过货币交易来进行的,是无偿的。庇古(1951)认为政府通过制定补助政策、发放相关的补贴资金刺激市场形成新的供需平衡,才能对外部性效应有一定的削弱。世界各国的政府在关于财政政策进行制定时都受到了这个观点的影响,会对经济市场进行干预以达到对落后地区或市场中弱势企业的扶持、使社会市场竞争更加公平的目的。除此之外政府制定的政府扶持政策也能够反映政府对特定行业的态度,给予市场特殊的信息,因此对于国家重点关注的行业的政府补助进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3)信息不对称理论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 G.Akerlof 已经提出了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市场环境中因为无法获知完整的交易及其他信息,买卖双方主体都会倾向于采取更加有利于自身的行为,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产生更多的好处。但这种行为也会给另一主体带来一定的利益损害,认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将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我国新能源行业不断高速发展的如今,给予新能源企业各项政府补贴的地方政府所能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要远少于各个新能源企业的管理者们,因此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会显示出两种表现,其一是在地方政府向企业发放的政府补助资金流入后,企业的管理者由于掌握更多的关于这些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会为了赢得长期的资金补贴支持而选择对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进度以及发展状况不及时披露,这即是逆向选择;其二是企业有很大的可能为了获取更多、时间更长的政府补助,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不尽最大的努力好好规划与经营,使得政府偏向于认为是补贴的力度和范围不足够,从而增加政府补助,这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因此,在研究政府补助在新能源行业企业中的影响时,对于在市场中掌握的信息相对较少的政府来说,信息不对称理论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3.研究假设
基于寻租理论,非经营性行为在企业能否获得收益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政府补助作为一种非经营性行为对企业绩效有影响。而外部性理论认为国家对重点关注的新能源行业发放政府补助会刺激经济,提供特殊信息。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者是否尽最大努力来经营不明确,导致政府偏向于认为补助力度不够大从而增加政府补助。基于此提出假设:
控制其他条件,政府补助对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4.实证分析
收集新能源行业的相关数据,主要收集政府补助金额以及与企业业绩表现相关的数据。根据在理论分析中的假设建立模型,将数据导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5.结论和建议
对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原因。为相关政策制定与企业决策提供建议。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探究企业绩效与政府补助之间是否存在正向关系,并根据分析对企业经营和政府政策安排提出建议。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查阅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影响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先对政府补助的效果做初步了解和分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企业的盈利指标选取等理论进行分析,学习经济计量模型,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 实证分析法
首先根据文献中的信息建立回归模型,并收集新能源行业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探究政府补助对新能源行业绩效是否有影响,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1. 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公司绩效)。
采用总资产报酬率(ROA)作为公司绩效的代理变量,同时采用每股收益(EPS)进行稳健性检验。
(2)解释变量(政府补助)。
本文参考王克敏(2015)的做法,采用政府补助金额取对数作为政府补助(Fund)衡量指标。此外,考虑到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具有时间滞后性,研究对自变量进行滞后一期处理。政府补助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政府补助项目整理而得。
(3)控制变量
新能源企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公司特征指标应尽可能地突出技术创新、研发强度等特征。因此,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以下变量:
研发强度(RD):研发支出与总资产之比
公司规模(Size):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运营能力(Ability):总资产周转率
高管薪酬(Pay):前三名高管薪酬之和的自然对数
公司成长(Growth):营业收入增长率
具体变量说明与定义如下表:
表3 变量说明及定义
变量类型 | 变量名称 | 符号 | 说明 |
被解释变量 | 公司绩效 | ROA | 总资产报酬率 |
EPS | 每股收益(净利润/总股数) | ||
解释变量 | 政府补助 | Fund | 政府补助金额的自然对数 |
控制变量 | 研发强度 | RD | 研发支出/总资产 |
公司规模 | Size | 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 |
运营能力 | Ability | 总资产周转率 | |
高管薪酬 | Pay | 前三名高管薪酬之和的自然对数 | |
公司成长 | Growth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2. 模型构建
Y=β0 β1Fund β2 RD β3Size β4Ability β5Pay β6Growth ε
其中,Y为ROA或EPS,其他变量为控制变量,β为变量系数,ε为残差
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选取A股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剔除ST、*ST公司和数据残缺的公司进行研究。本文所需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并运用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由于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的表现存在滞后,同时为避免同期所导致的内生性,因此采取滞后一期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二、技术路线
三、可行性分析
从数据的可获得性来看,本文选取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其中关键指标为政府补助金额以及企业的业绩表现。政府补助的金额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均有体现,而企业的业绩表现可选取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衡量,这些指标可从万德数据库中获得,因此数据都是易得的。
4. 研究创新点
近年来,气候问题成为了全球的焦点问题,传统的化石能源不能满足人们对环保的要求,各种新能源应运而生。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新能源行业,探究新能源行业政府补助与绩效的关系,而以往文献往往聚焦于传统的农业、电力等行业,对近几年新兴的新能源行业的研究较少,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毕业论文预计花费24周时间完成,集体时间安排如下:
大四上学期:
第13周:查阅资料,基本确定论文选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