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融资行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影响——基于企业绩效和资本结构开题报告
2022-02-06 18:25: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型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不畅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创业板的推出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分析创业板融资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效果和融资效率的影响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对其他陷于融资困境中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很有参考价值。
理论意义:由于我国创业板开市较晚,2009年上市以来,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创业板制度优化分析和市场风险防范。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建立私募基金和专门的金融服务银行,没有充分利用创业板融资的优势。创业板作为二板市场本身是为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设计开放,提供融资渠道的证券交易市场。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创业板市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实证分析,在理论上有着创新性和前瞻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1. 本文主要以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为实例,深入调查上市公司的融资状况和融资效率,比较上市小微企业实施创业板上市前后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资金利用情况。该研究问题已演变成,对小微企业创业板上市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面对现实的冲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特别是解决融资困境、理利用资金方面、找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本文希望能够为为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积累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
以在创业板上市的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调查,得出符合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以及一般性的理论。
2.资料研究法
通过从创业板上市的小微企业每年财务报表获得具体的资料,对创业板上市融资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影响有整体的了解。
3.统计分析法
运用统计学基本工具,如:excel,spss,eviews等,将我们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汇总、筛选以及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将变量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表达出来。
4.参照系比较法
与既有的研究成果相比较,结合已上市小微企业实情,得出创业板上市融资模式的企业特色以及可行性建议。
5.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该企业创业板上市前后融资状况的比较,得出在创业板上市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与影响。
技术路线图:见附件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实验内容
对在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财务报表及融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融资效率。
采用实例分析法对在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苏州)的融资状况进行调查,从证监会和工商管理局等组织的官方数据库寻找财务报表,以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结合我国创业板开市以来的统计年鉴(2009-2013),取得原始数据。
可行性分析
(1)从课题本身考虑,目标明确,思路规范,设计合理,研究方案比较科学,操作性较强。
(2)从资料数据的收集考虑,首先,对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收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本身对财政以及农业经济方面有一定了解,并且都能熟练使用excel,spss等统计学软件,可以正确的分析并且解决问题。
因此,本课题设计具备了实现研究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可以获得预期的成果。
4. 研究创新点
从现实意义来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合理利用创业板上市机会,提高融资效率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创业板上市作为普遍的融资形式,对未解决融资困境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
从已有研究来看,当前学者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研究多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对于具体案例分析不多。分区域分领域的对上市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案例研究很少。
从样本来看,所选择的上市小微企业集中在电子、网络领域,属于发展较快的行业。其融资状况的问题较为典型,具有一定代表性。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年1月 知识储备阶段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熟悉调查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研究已有学术成果,取得第一手调查数据。
2013年1月2013年2月 实地调查和数据处理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