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及分析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16:56:4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在,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性能的好坏,因而对动力电池的实时状态监控与对其的寿命预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利用,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已经被世界各国政府和大型跨国汽车企业所认可。
但是,动力电池依旧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瓶颈。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都意识到并开始致力于完善电池管理系统,而且不少制造商针对此也有了深入的研究,如 saft、sony 等制造商针对动力电池的容量、功率、内阻、恒流充入比等变化情况,对电池的寿命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
高校和研究所对此也有研究,例如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对锂电子电池提出的基于耦合强度判断和多因素输入的寿命建模方法和基于艾琳方程的容量预测模型。
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在产业化和实用化道路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目标:在建立动力电池的性能测试平台的基础上上,编制软件,结合硬件,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实时监控,预测动力电池寿命,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改进优化、使用和维护提供技术参考。
主要内容:(1)了解和研究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2)构建性能测试平台,测试动力电池的相关特性,了解影响电池寿命的内部和外部因素;(3)学习相关知识和理论,对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4)建立汽车与动力电池运行的仿真模型;(5)编写程序,建立电池管理系统,运行仿真模型,模仿汽车运行情况,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测试和改进。
系统结构如下: 计划:第12周: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第34周:查阅资料熟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各技术参数;第57周:构建动力电池试验系统,测试电池性能数据;第89周: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电池剩余寿命试验,采集数据;第1011周:根据数据样本进行汽车动力电池寿命分析;第1213周: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电池寿命分析系统;第1415周:撰写论文;第16周:完成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项目通过对于动力电池使用特性的研究,构建基于寿命预测分析的电池管理系统,体现动力电池的使用状态,提高动力电池使用效率,降低故障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