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背景下风险感知对用户使用意愿影响机制研究——以共享单车为例开题报告
2022-02-13 18:14: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等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孕育发展出新的经济形态,那就是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便捷、高效、环保等特点促使着许多传统行业的改变,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典型代表。2019年2月28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平台员工数为598万,比上年增长7.5%;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500万人,同比增长7.1%。共享经济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快速增长和消费方式转型的新动能作用日益凸显。2015-2018年,出行、住宿、餐饮等领域的共享经济新业态对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每年1.6、2.1和1.6个百分点。然而,受共享出行领域直接融资额下降的影响,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额首次出现负增长,约1490亿元,比上年下降23.2%。因此,共享单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一、绪论。介绍共享经济背景下中国共享单车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阅读大量文献,梳理国内外有关共享单车的理论研究,以感知风险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状况,确定研究思路。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大量关于共享单车使用和消费者满意度的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和整理共享单车使用和消费者满意度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本文的研究方向,梳理出本文可以参考借鉴的内容,为本文研究模型的构建打好基础。
4. 参考文献
[1]平晶晶. 共享单车类企业的品牌公关策略探析[d].北京印刷学院,2019.
[2]谢滕洲. 共享单车使用中的失范行为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3]常勤勤. 影响共享产品经营行业发展环境因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8-10周:启动毕业论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确定指导教师人选,安排双向选择。
(2)第11-12周: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毕业论文的工作要求和流程。
(3)第13-14周:命题,指导老师根据学校规定的出题原则,确定论文题目。各系进行题目初审。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