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点到点交通模式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28 10:00: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观念深入人心,在#8220;公交优先#8221;战略部署下,公共交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由于油价、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要求,人们出行方式的理性回归,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公共交通。
如brt、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方式能让市民享受到了安全、高效的出行方式,但市民并未真正地体会到方便,尽管中途是便捷了,可#8220;最后一公里#8221;的难题一直制约着公共交通系统的快捷。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以管理学科的相应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背景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调查,形成调查问卷,解决#8220;最后一公里#8220;难题即目前常见的点到点交通模式。
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8220;最后一公里#8221;点到点交通模式的现状,对比目前国内外对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
第二,对现行点到点交通模式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上海世博会罗阿大区案例馆中,出租车经过特别设计,就变成了#8220;小车体、大容量#8221;,方便大量乘客可以拼车出行,减少道路的压力;私家车重新设计后变得既节能又便捷,未来的私家车可以设计成一人乘坐、用少量清洁能源的单人车,这样可以节省道路空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还可以直接开进小区;公交车或者短途轨交车会在中间车厢辟出专门的区域,供乘客们存放自行车,鼓励居民选择自行车出行的同时,又不会因为人车混站造成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建设者也注意到这一问题,并使用公共自行车、小区电瓶车等多种方式,以解决#8220;最后一公里#8221;的尴尬。
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纷纷试运行#8220;袖珍公交#8221;,杭州、武汉、上海、南京等城市也有了免费租赁的公共自行车。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2022年11月15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题目准备开题报告。
通过社会调查,分析现行交通模式的特点、优劣、适用情况等。
2022年1月10日-- 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3月10日-- 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数据并建立使居民和企业各自的利益均达到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完成中期检查表; 2022年4月15日-- 外文原版材料及翻译; 2022年5月15日--根据导师意见修改论文;总结材料完成论文报告。
5. 参考文献
[1] 陆磊. 上海#8220;最后一公里#8221;公交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公用事业, 201106 [2] 陈茜、牛学琴等. 公交线路发车频率优化模型. 公路交通科技,2004,vol.21(2):103 -108 [3] 於瑞松、蔡俊祥. 上海#8220;最后一公里#8221; 公交满意度评价. 交通与运输, 201203 [4] 李细霞. 公交线路车辆调度优化模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7,5,29 [5] 邵振一,董千里。
道路运输组织学。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6] 王梅,#8220;最后一公里#8221;的#8220;绿色#8221;版本--免费公共自行车,民生聚集,201106 [7] 吴聪,#8220;最后一公里#8221;公交的运营效率分析--以上海市为例,201401 [8] 傅彦,程坦,周涛,自行车交通系统在重庆主城区的发展模式,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206 [9] 查伟雄,赵文涛,快速公交系统在我国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分析,交通标准化,2010(24) [10] 刘莹,白仕砚,城市公共捷运系统方式选择与布局规划研究,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 [11] 赵杰,胡子祥,刘丽亚,国外发展快速公交的经验及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启示,城市交通,2004(3) [12] 钱寒峰,我国快速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综合运输,201305 [13] 钱留俊,公共交通#8220;最后一公里#8221;难题解决方法探索,时代报告,2011(10) [14] 林依彬,如何破解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公共管理,201307 [15] 胡用生,适应大型社区与地铁衔接和中小城市轨道交通的柔性解决方案--新能源有轨电车及建设投资模式,开发与建设,21509 [16]蔡宏洲,马寿峰,京津两地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比较研究,运输市场,201402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