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对人们的出行效率、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交通信号灯作为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科学合理的配时方案对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交通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配时方法方面,韦开来等[1]针对单交叉口提出了基于动态交通流的实时自适应信号配时方法;杨佩琨等[2]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方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从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的影响因素、配时方法、系统设计、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的关键影响因素,例如交通流量特征(如高峰时段、车流量、车速等)、道路网络结构(如交叉口类型、车道数量、转向比例等)、交通组成(如公交车、行人、非机动车等比例)、行人过街需求(如过街人数、过街时间等)等。
2.研究不同信号灯配时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例如定时配时方法(适用于交通流量稳定、可预测的场景)、感应配时方法(适用于交通流量波动较大、需要实时响应的场景)、自适应配时方法(适用于交通流量复杂多变、需要智能调节的场景)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配时方法(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配时方法,适用于海量数据、复杂场景的优化)。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模型构建、仿真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逐步推进研究工作:
1.文献调研阶段: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和未来研究方向,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理论分析阶段:基于交通流理论、排队论、信号控制理论、优化理论、人工智能等相关理论,分析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配时优化模型。
3.模型构建阶段:根据研究目标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构建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模型,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构建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模型,以提高配时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信号灯配时方法,例如深度学习等,以提高配时方案的智能化水平和适应性。
3.开发功能完善、操作简便的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系统,以提高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殿海, 王晓原, 姜岩, 等.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法综述[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21, 38(10): 1589-1600.
[2] 刘鹏, 邵春福, 孙剑, 等. 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的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法[j]. 控制与决策, 2021, 36(10): 2477-2484.
[3] 张晓乐, 周晶, 王殿海, 等. 基于元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交通信号控制方法[j]. 自动化学报, 2022, 48(3): 629-63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