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保意识作为个体对环境问题及相关行为的认知、情感和意向的总和,对推动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选取南京市居民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以期为政府制定环保政策、引导居民环保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环保意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环保意识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意识概念及测量:-学者们对环保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开发了多种测量工具,如李欣的《中国公众环保意识调查问卷》、王民的《大学生环保意识量表》等。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评价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数学模型构建展开,主要内容包括:
1.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南京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现状水平和特征。
2.评价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数学模型构建:-基于相关理论和研究,构建评价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构建评价模型。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学建模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关于环保意识、评价模型、南京市环境状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
其次,设计调查问卷,在南京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居民的环保意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编码和录入,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了评价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数学模型,为定量评价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2.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构建了更具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从模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南京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蓝盛芳,郭红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居民环境意识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419-427.
[2]李欣,陈文君,周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众环境意识评价——以苏州市为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0,42(09):1085-1091.
[3]王玉,张捷,李雪松.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居民环境意识评价——以西安市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02):98-10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