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封建社会的日本,士农工商等级严格划分,商人处于庶民之列,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最高及最后阶段,在这260多年里,日本商品经济较以前有了飞跃性发展,日本商人地位大大提高,这与江户时代日本采取了“参觐交代”制度密不可分。通过研究日本商人地位的提升和“参觐交代”制度的关系,可以从中了解到江户时代下,日本商品经济发展和商人地位提升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关于参觐交代的含义: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年)的统治体制被称作“幕藩体制”,即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是在中央(幕府)和地方(藩国)两级进行的。幕府既是中央政府,又是250多个藩国中的最大一个,全国1/4的土地属于幕府直接管辖的范围,这种优势成为幕府控制其他藩国的基础。尽管每个藩国都要为幕府承担各种劳务,但在管理自己的领地方面却拥有非常广泛的自治权,例如税收全部由藩国掌握,行政、司法也是独立的。
而作为中央政府——德川幕府对各个藩国的控制手段除要求藩主(大名)宣誓效忠幕府和限制他们的防御工事外,最主要的是要求藩主每隔一年到幕府将军的所在地——江户(今东京)居住一年,其妻子则要长期住在江户作为人质,这就是所谓的“参觐交待制”。
关于近世日本商人地位提升的表现:在近世,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相当显著,可以认为,高——低——高是其总的变化方向。当然所谓的高,也只是相对的,总体来看商人地位处于低的时期比较多。近世前期,怀柔政策体现了商人是争霸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地位相对较高;江户中期,商人的经济实力发展虽然显著,但仍未有可以压倒武士的能力;江户末期,商品经济深深扎根于日本社会,掌握经济命脉的商人地位不断上升。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参觐交代的含义:参觐交代,是日本江户时代一种控制各大名的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
李东丽(2009)认为在日本近世,商人作为一个重要阶层,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士农工商'这一身份制度的界定,又对商人的社会地位进行严格的限定。已经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商人,不甘于永远居于四民之末,因此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金波,陈永祥(1990)认为封建时代的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这种等级制度到了德川幕府时代更加牢固,士农工商,各守本位,世代相传,不得更改。处于庶民之列,仅比贱民高一级的商人,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幕府不仅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活动,而且还对商人的生活和其他方面作了种种规定,处处强调商人的卑贱地位。但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提升,幕府封建制度逐渐被瓦解。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2022.11.29,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查阅;
2022.11.30-2022.3.6,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
2022.3.7-2022.3.13,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masaaki hosomi. the edo period created the sound material-cycle society[j]. clean technologies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2015,17(8).
[2]祥子. 论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商人资本的扩充及其影响[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2):82-86.
[3]王宣. 略谈江户时代的町人文化[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1):91-9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