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在另一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生的物理现象。
依据磁场强度不同,核磁共振技术可分为高场、中场和低场三类。
其中低场脉冲核磁共振(lf-nmr)成像与分析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总结提炼出低场磁成像方法和害虫类型。
其次,从一些基础理论出发,论述不同的低场磁成像方法的具体操作和害虫的特点。
接着,结合案例详细地分析出不同成像方法适用的害虫类型及操作方法。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虫害检测及研究现状:由于虫害造成非常普遍和十分严重的损失,据调查,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谷物及豆类的产后损失高达10%.15;中国农业部对农村储粮的一次调研显示,每年虫害造成的粮食损失约6.5%.11.4%。
因此对粮食虫害检测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虫害检测,传统的方法有视觉观察、害虫诱捕阱,害虫碎片检测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主观性,对粮粒的破坏性,精确度低,费时,有时无法检测到内部虫害等问题。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8日至2022年1月15日,拟定提纲。
通过浏览学校图书馆纸质书籍、电子资源以及硕士论文等,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15日至3月31日,完成初稿。
5. 参考文献
[1] 周科平,李杰林,许玉娟,张亚民,杨培强,陈路平,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核磁共振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31卷 第4期 [2] 马瑾、脊蕊娜、罗庶、姜培学,超临界压力CO2在深部咸水层中运移规律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第33卷第11期 [3] 田慧会、韦昌富,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土体吸附水含量测试与分析[J],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4年第3期 [4] 赵喜平,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2000[5] 熊国欣, 李立本,核磁共振成像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7 [6] 汪红志,张学龙,武杰,核磁共振成像实验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8 [7] Yichong Cheng,Qinfeng Di, et al.Visualization Study on Fluid Distribution and End Effects in Core Flow Experiments with LowField MRI Method[J].enceDirect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