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成熟期对稻谷储藏初始品质影响探索实验开题报告

 2023-01-29 13:14: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众多的人口,同时也是世界上生产粮食的大国,粮食的总产量平均固定在4.6亿吨,约占世界谷物的总产量30%。

稻谷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食用。

据研究,稻谷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国人口约有70%左右以大米作为口粮消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l)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发芽率、出糙率、整精米率的变化(2)不同储藏条件下脂肪酸、琉基含量的变化(3)不同储藏条件下酚类物质成分及含量的变化(4)不同储藏条件下大米蒸煮过程中的吸水率、膨胀率、米汤ph值、米汤碘蓝值、米汤干物质含量的变化(5)不同储藏条件下淀粉消化率的变化

储藏过程中稻谷生理活性和加工品质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8230;#8230;,.........................................................主要仪器设备....................................................#183;#183;#183;试验方法..........................................结果一与分析.......#8230;#8230;`....................................储藏条件对发芽率的影响...............................储藏条件对出糙率的影响..............................储藏条件对整精米率的影响.............................储藏过程中稻谷脂肪酸和琉基含量的变化.#8230;,材料与方法.#8230;,#8230;,...#8230;#8230;,,....#8230;试验材料...........................................主要仪器设备..................................主要试剂.................#8230;#8230;,..................试验方法....................................................结果与分析......................................................储藏条件对棕搁酸相对含量的影响...............储藏条件对异油酸相对含量的影响................储藏条件对亚油酸相对含量的影响................其他脂肪酸.....................................................#183;.正交试验................................................储藏条件对蛋白质一sh含量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稻谷整精米率的研究 国家标准把整精米率作为稻谷定等的主要指标之一[8]。

整精米率既能体现稻谷的品质高低,又能反映稻谷加工出品率的高低。

同一品种稻米中,整精米率越高,食用品质越好,出品率和经济价值越高,同时整精米率与稻谷的陈化程度有关,陈化度越高,整精米率越低[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储藏过程中稻谷生理活性和加工品质的变化

2.储藏过程中稻谷脂肪酸和琉基含量的变化

3.储藏过程中稻谷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陈智毅,徐玉娟,伊艳等.甜玉米多酚类成分的测定.食品科技学,2010,3l(10):235一2372.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陈正行,姚惠源.米糠和米糠蛋白的开发利用.粮食与油脂,2002,4:6一94.高璃珑,鞠兴荣,姚明兰等.稻米储藏期间陈化机制研究.食品科学,2008,29(5):470一4735.何梅玉.稻谷种子发芽率降低原因及防范拮施.福建农业技术,1997,6(3):45一476.贺梅,张文忠,宋冬明等.不同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38(4):472一4777.霍雨霞,李喜宏,张兴亮等.不同气调储存条件对大米脂类变化的影响.粮油加工,2009,10:97一998.金浩,孙肖冬,华祝田等.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整精米率变化的研究.粮食储藏,2006,35(6):42一449.李天真.原粮品质与整精米率相关性的研究.碾米加工.2005,3:33一3410.刘英.陈化稻米品质的研究.粮食与饲料工业,2004,12:1一3n.陆恒,王明义.稻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黑龙江粮油科技,1997,3:25一27,4712.路茜玉.大米陈化机理的研究及其控制对策.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3,4:1一713.李恒,刘静,孙桂菊等.抗性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对淀粉体外消化速度的影响.卫生研究,2007,36(3):308一31014.刘波,范志红,曹展.烹制处理条件对米饭碳水化合物消化特性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2):67一7215.刘芳,范志红,刘波等.红小豆一粳米混合食物的碳水化合物体外消化速度研究.中国食品学报,7(2):15一2216.刘波,刘芳,范志红等.稻米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中国粮油学报,2006,21(4):11一1417.缪铭,张涛,江波.慢消化淀粉体外测定方法的探讨.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2):143一14618.钱海峰.陈米食用品质改良技术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无锡:无锡轻工大学图书馆,199919.丘仔明发,金铁成,周瑞芳等.米谷蛋白与淀粉组分在大米陈化过程中的变化.中国粮油学报,1998,13(l):12一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