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白痢疫苗两种不同免疫程序接种效果的比较开题报告

 2023-02-11 13:19: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选题意义 仔猪黄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临床常见的传染病,是仔猪较易患的一种肠道急性、致死性很强的传染病,仔猪黄白痢发病日龄小、抵抗力低。

仔猪黄痢多发生在仔猪出生后的3-10天,其特征是剧烈腹泻,排出白色或黄色希粪并迅速脱水;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天,其特征是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希粪,仔猪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该病可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发育不良或育成率低,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哪种免疫程序的效果更好,以应用于之后的生产实践中。

2.研究内容选取饲养环境相同且距预产期40天的妊娠母猪24头,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在产前40天进行疫苗免疫,选用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疫苗,用量为2ml/头,在产前15天再免疫一次,疫苗与用量相同;另一组在产前30天进行疫苗免疫,选用相同的疫苗,用量为2.5ml/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及方案主要是实验法。

(1)选择一批饲养条件、周围环境、妊娠时间等变量相同的妊娠母猪,分为两组。

(2)一组在产前40天及产前14天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另一组在产前30天注射大肠杆菌疫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对于仔猪黄白痢,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其综合防治及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同种疫苗选择不同免疫程序时其免疫效果如何研究较少。

根据实验结果可使猪场在不更换疫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1研究计划选择实验对象(妊娠母猪),进行对比试验(选择不同的免疫程序),分析实验结果(初生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得出结论(哪种免疫程序效果更好)1.2预期进展9.26已选好实验所需对象(24只距预产期40天左右的妊娠母猪)并分成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

对实验组的猪进行第一次疫苗免疫;10.6时对对照组的猪进行第一次免疫;10.22时对实验组的猪进行第二次免疫;11.6左右妊娠母猪分娩,之后1个月观察每窝仔猪发生腹泻的情况;预计12.6左右即可完成实验,之后可查阅文献完成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