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金融”的思考开题报告

 2023-01-13 18:10: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一种结合体,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经济业务模式,拥有大众化、低成本、高效率及便捷服务的特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手机、平板、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已经成为大数据的来源和承载方式。

在电商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相关的快速收付费以及新兴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青睐。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的运行中充满巨大利益和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风险问题。因此,无论是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新产品的研发或是相关监管系统的设立和健全,都亟待在现实运行中得到启发和完善。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思考这一选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主要准备阐述目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带来的新的机遇和问题。本文还探讨了使用者、经营者以及监管者面对这些风险和困难的应对和解决方法。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互联网发展早于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都归功于信息技术。而美国互联网在90年代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进入了金融领域,涌现了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相较于世界其他地方,美国社会的信息化程度高,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较完善,个人普遍信用度较高。在个人社会数据高度共享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产业在美国的发展极为迅速。

我国发展从各个方面看起步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晚,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起步发展于近10年前,相关文献相对较少。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端于网络购物。当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聚集大量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相伴随的便是庞大的融资需求。正是这种需求的存在与膨胀,催生了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刚兴起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企业曾放出豪言,如同互联网正在颠覆传统商业一样,互联网金融必将颠覆传统金融业和传统银行。但经过这些时间的发展,市场对其认识已逐步清晰。未来金融与互联网的更紧密融合,以及金融的综合化、全能化、大众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相关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也在时刻提醒着经营者和监管者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对于可能带来巨大连锁效应的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计划将首先对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概念进行基本的阐述,在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可能结合一些具体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或是针对大学生中关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现象,对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各种乱象及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前景预测。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参考文献

[1]李润.试论互联网金融监管,北京: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6.

[2]石建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依据、市场基础及前景分析.当代论坛,2015(13):14-15.

[3]项云旗.当互联网遇上金融--国内外发展现状,经济师2014(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