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于经济发展中伴随着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上市公司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不惜损害社会与公共利益,进行掠夺式经营,市场经济行为严重扭曲,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失业工人大量存在等等,促使社会及民众对上市公司进行重新评价,并要求通过第三者的监督、控制,使上市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协调上市公司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独立的、超脱的审计人员便自然担当起了#8220;第三者#8221;的角色。社会责任审计应运而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本文拟解决如下几个关键问题:
(1)我国在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方面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审计理论界还缺乏对社会责任审计的系统研究;
(2)社会责任审计内容有限,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审计还只是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是对内部员工的诚信进行审计;第二是对社会的诚信进行审计;第三是对公共环境的责任进行审计;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周兰和彭昕(2009)提出审计学界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将#8220;社会责任审计#8221;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对它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我国学者主要是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的国情来研究社会责任审计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阳秋林和李冬生(2004)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论述,他们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指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陆建桥(1993)、阳秋林(2005)、曹树青(2006)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政府和企业所应履行的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审查。刘长翠和陈增雷(2006)、叶陈刚和罗水伟(2009)提出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范围广泛、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要求全面的实际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需建立联合审计机制,可由各级政府审计机构牵头组成由审计人员与社保、财政、税务、法律、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共同构成的审计队伍。陆建桥(1994)、完绍芹和郑军(2008)提出了社会责任审计程序的构想,依次分为熟悉审计环境、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四个步骤。曲坊健、马杰、徐玮(2014)通过分析社会责任审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审计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进一步实行社会责任审计作了铺垫,最后为我国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提出建议。杨鹏飞和王怡(2015)提出如何有效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只有通过开展社会责任审计方可实现。李露(2015)阐述了社会责任审计的内涵,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现状,对完善社会责任审计进行理论探讨,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张博仁(2015)试图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及其评价进行初步探讨,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刘钧(2013)对现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解决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措施。段莉(2017)研究了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开展社会责任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更好地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提供了思路。
在国外,西方国家十分重视社会责任问题,相继发布了一系列保护社会利益的法律、法规,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欧国家已经制定了与社会责任相关联的会计制度。美国的Homer H .Johnson教授(2001)将社会责任审计定义为一个标准过程,是一个用来鉴别、测量和报告组织的伦理和环境影响的过程。国内学者也对国外的社会责任审计的经验进行了借鉴。如陈文华和尚丽霞(1997)对西方国家社会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三种主要形式分别进行了介绍。彭昕(2008)对美国和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姜虹(2009)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需求、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标准、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等方面对国外学者的主要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积极肯定了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活动的内在价值。Howard R. Bowen(1953)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义为:#8220; 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8221; Joseph M. McGuire,(1963)认为:#8220;企业社会责任要领意味着企业不仅仅有经济和法律义务,而且还对社会负有超过这些义务的某些责任。#8221;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0.23--2022.11.5确定选题第二阶段:2022.11.6--2022.11.26收集资料,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第三阶段:2022.11.27--2022.12.31 进一步收集资料第四阶段:2022.1.1--2022.1.21围绕选题完成初稿第五阶段:2022.2.24--2022.3.11 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补充,接受中期检查第六阶段:2022.3.12--2022.4.8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第七阶段:2022.4.9--2022.4.29对论文重复率检查并提交定稿第八阶段:2022.5.1--2022.5.25参加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周兰,彭昕.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分析与启示[j].财会月刊,2009,(04):68-69.
[2] 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j].前沿,2004,(11):11-13.
[3] 陆建桥.关于建立我国社会责任审计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1993,(12):50-5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